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中國西藏新聞網 > 2025專題 > 西藏定日縣6.8級地震 > 防災自救·災后重建

        定日地震影像記:溫情在心中流淌

        2025年01月21日 10:50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網拉薩1月20日電(記者晉美多吉、丁汀、姜帆、沈伯韓、李響、丁增尼達)1月7日9時5分,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發(fā)生6.8級地震。經過十余天的全力奮戰(zhàn),抗震救災工作已轉入安置救助及恢復重建階段。災難發(fā)生后,新華社記者第一時間趕赴災區(qū),紀錄了在災區(qū)發(fā)生的點點滴滴。其中有災情的悲愴,有救援隊伍的拼搏,有受災群眾的善良和堅強。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在零下15度的寒冬里,在飽受摧殘的地震災區(qū),溫暖在悄然流轉,溫情在心中流淌。災難面前,沒有人不悲傷、不難過,但生活還要繼續(xù),而愛的溫暖是讓人們走出陰霾與痛苦,走向未來最有效的“良藥”。

        悲愴

        1月7日,古榮村的受災群眾在搶救自家的物資。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1月7日,古榮村的受災群眾在已成廢墟的家門口哭泣。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1月8日凌晨,受災群眾在日喀則市定日縣嘎旦村的安置點內休息。 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力量

        1月7日,救援力量趕赴古榮村進行救援?!⌒氯A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1月7日,一名消防救援人員在尋找生命痕跡。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1月7日,救援人員在定日縣措果鄉(xiāng)卸載救援物資?!⌒氯A社記者 姜帆 攝
        1月9日,受災群眾在拉孜縣拉孜鎮(zhèn)措布村卸載救災物資。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1月9日,中鐵二十局的救援人員在定日縣長所鄉(xiāng)森嘎村冒著風沙搭建板房。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1月11日拍攝的薩迦縣麻布加鄉(xiāng)普村安置點(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1月10日,在定日縣一處救災物資集中存放點,志愿者在合力搬運救援物資。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1月9日,西藏自治區(qū)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在檢查當地水質。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1月11日,電力服務人員在薩迦縣麻布加鄉(xiāng)普村安置點修理電路。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1月8日,救援人員在定日縣尼轄鄉(xiāng)卸載救援物資?!⌒氯A社記者 姜帆 攝
        1月10日,在定結縣郭加鄉(xiāng)乃村安置點,村民在進行消殺工作?!⌒氯A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1月10日,在定日縣民族團結廣場,人們搬運將要運往受災群眾安置點的過冬物資。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1月9日,中鐵二十局施工人員頂著風沙在長所鄉(xiāng)森嘎村安裝活動板房 。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1月8日,在長所鄉(xiāng)森嘎村臨時安置點,西藏軍區(qū)總醫(yī)院醫(yī)療隊隊員為小朋友治療?!⌒氯A社記者 丁汀 攝
        1月9日,救援人員在拉孜縣拉孜鎮(zhèn)措布村卸載救災物資。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溫情

        1月8日,定日縣長所鄉(xiāng)通來村的受災群眾措姆抱著自己的孩子在領取志愿者送來的御寒衣物。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1月7日晚,長所鄉(xiāng)集中安置點的受災群眾在煮水準備泡方便面。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1月8日,在定日縣長所鄉(xiāng)古榮村安置點,一位受災兒童向救援人員遞出自己的飲料。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1月7日,兩位抱著孩子的受災群眾在拉孜縣曲下鎮(zhèn)土林村的應急帳篷里取暖。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1月8日,在定日縣長所鄉(xiāng)古榮村安置點,一位受災兒童(右)從帳篷中探出頭來。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1月9日,拉孜縣芒普鄉(xiāng)一處安置點內,小朋友在溫暖的帳篷里吃泡面。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在定日縣長所鄉(xiāng)嘎布村,孩子們在看《西游記》(1月14日攝)?!⌒氯A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在定日縣長所鄉(xiāng)嘎旦村的活動板房里,一位老人在逗孫子開心(1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在定日縣長所鄉(xiāng)古榮村,定日縣安多飯館的吉瓊在為安置點的群眾做晚飯(1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懷念

         1月13日上午9時30分,西藏定日6.8級地震遇難同胞悼念儀式在受災最嚴重的長所鄉(xiāng)舉行。參與救援的解放軍和武警官兵、消防救援人員、公安民警、醫(yī)護人員、青年志愿者及有關企業(yè)員工、干部職工、震區(qū)群眾代表數百人,脫帽肅立,向遇難同胞默哀3分鐘。  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1月13日上午9時30分,西藏定日6.8級地震遇難同胞悼念儀式在受災最嚴重的長所鄉(xiāng)舉行。參與救援的解放軍和武警官兵、消防救援人員、公安民警、醫(yī)護人員、青年志愿者及有關企業(yè)員工、干部職工、震區(qū)群眾代表數百人,脫帽肅立,向遇難同胞默哀3分鐘。 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1月12日,在定日縣長所鄉(xiāng)古榮村,一名受災村民為在定日縣6.8級地震中逝世的親人點長明燈祈福。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希望

        1月9日,在日喀則市人民醫(yī)院新生兒科病房,定日縣6.8級地震后來自震中的第一個新生兒在睡覺?!⌒氯A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在定日縣長所鄉(xiāng)嘎布村,一個孩子戴上移民警察米瑪次仁的帽子敬禮(1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1月11日,薩迦縣麻布加鄉(xiāng)普村安置點的小朋友在玩球。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1月10日,在定日縣長所鄉(xiāng)古榮村,兩名小朋友在搬入的板房內玩耍。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1月11日,災區(qū)的孩子們領到了愛心人士捐贈的玩具。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1月11日,在定日縣曲洛鄉(xiāng)措昂村的受災群眾安置點,一名藏族女孩親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應急心理救援隊的專家譚惜仁(右)。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1月11日,薩迦縣麻布加鄉(xiāng)普村安置點的小朋友在踢球。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1月8日,塘仁村安置點的孩子們和社工老師們玩游戲,緩解心理壓力。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1月8日,塘仁村安置點的孩子們在回答社工老師們關于地震災害及災后心理建設的問題。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地震無情人有情。大災過后,珠峰腳下,希望正在升騰。(完)

        責任編輯:龍會琴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久久精品淫乱视频,无码专区影视网站,亚洲激情激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