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文字,它產生于公元七世紀吐蕃王朝松贊干布時期。藏族百姓憑借著自己獨特的審美以及豐富的想象力,將登大雅之堂的書法藝術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自然現象有機地聯系起來,獲得美的享受。
書寫藏文需要很好的定力。
與藏文相伴相生的書法
藏文書法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3000多年前,藏族社會已有了文字,最早的藏文叫達斯奔益。在它的基礎上雍仲本教的創(chuàng)始人丹巴辛繞時期出現了大瑪爾文和小瑪爾文,還產生了天成文和斯益文。那時已有了書法藝術,并產生了藝術流派。
公元7世紀中葉,是藏族歷史上政治昌明、經濟發(fā)展、文化繁榮的重要時代。相傳松贊干布派大臣吞彌·桑布扎等16人攜帶黃金前往天竺和西域留學,成績顯著?;夭睾?,他們仿照梵文和烏爾都文,創(chuàng)立了藏文。
在吐蕃王朝時期,先后產生了八大烏金體。吞彌·桑布扎創(chuàng)制的烏金體叫“蟾蜍體”。其后陸續(xù)出現了“列磚體”、“串珠體”、“騰獅體”等。此外,在吐蕃第三十五代贊普赤德松贊時期出現了獨特的“密文體”、“伏藏體”、“幻妙體”等一些專用書體。
藏文書法作品。
藏文從產生之日起,就隨之產生了書法藝術。藏文書法作為一種專門藝術受到重視,則是以后的事。藏文書法的首倡者們書寫出規(guī)范優(yōu)美的書法,不僅起到了將語言的記錄形式大眾化的作用,加強了文字傳播信息的社會功能,而且也起到了追求書寫形式的美觀,使藏文書寫趨向藝術化的作用。藏文書法歷史沉積深厚。有關書法的論著,書經筆論,代代有著。如今,藏文書法已成為我國藝術寶庫中難得的珍品。
書寫藏文有諸多講究
按照傳統的學科分類法,書法是屬于大五明中工巧明的一個小分支。工巧明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學科,幾乎囊括了自然科學的一切領域。紙張的制造、各種墨汁的研磨調制也包括在工巧明中。因此很多藏族學者都會把書法作為學識功底加以研習,并在各自的論著中加以闡述,在眾多的論著中,造紙工藝是一定會涉及到的領域。造紙業(yè)幾乎遍及藏區(qū)各地。造紙的原料多為狼毒草根。紙張則以產地命名,如更肖、塔肖、定肖、尼肖等等。
孩子在研墨。
藏文是用硬筆即竹筆寫的。在《丹珠爾經·工巧部》中專門記載了制作竹筆的方法:竹筆分為圓竹筆和三棱竹筆。竹子是采用在高原上生長的一種箭竹。制作圓竹筆要將其風干后削制;三棱竹筆則需用煙熏制,直到竹子比較柔軟時再削制。墨汁則是將柳樹枝放進銀制的制碳筆筒中煅燒、冷卻后得到。后來,書寫藏文的顏料從單一的墨汁,發(fā)展到金、銀、朱砂、綠松石等制作的顏料。值得一提的是,在書寫藏文時有時還會用到八寶墨,這種墨是用金、銀、珍珠、珊瑚、百海螺、紅樹汁、朱砂、綠松石等研磨而成,而這種珍貴材料的使用也讓藏文書法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使用竹筆書寫藏文的這一特點,要求初學者在較長的時間內用習字板練字,以打好書寫功底。因為習字板表面較粗糙,所以在習字板上練習好了,就能打出書寫基礎。書寫的方向是從左至右;書寫格式有嚴格規(guī)定,以尺犢為例,上下行文,平行行文;對長輩、平輩、晚輩的行文及書寫格式都不一樣;在什么情況下使用什么樣的書體,以及公文、書信的折疊封口等也有講究。
學好書法要持之以恒
藏文的讀音在藏、青、甘、川、滇的廣大藏族聚居區(qū)雖有差異,但書寫形式各地卻是統一的。就其書體種類而言,主要分為楷書和草書兩大類??瑫筮\筆輕重適度、疾徐得當、剛柔相濟,使結體既嚴謹又不呆滯。草書分為初學體、舞步行書、長足行書、短足行書、半草體和草體幾大類,實際上,前幾類也可列為行書。
書法家在揮毫潑墨。
和漢字書法學習的程序一樣,初學藏文書法,要從楷書入手??瑫v究莊重嚴謹。學習楷書的步驟是,先將三十個字母寫穩(wěn)定后,再練習寫五個反體字母和四個元音符號,最后,學寫前后上下的加字。如此循序漸進,直到每一個字、每一行以至通篇都寫得結構嚴謹,工整熟練了,才算符合楷書書寫的要求。有了一定的楷書基礎之后,才可以學寫草書。
草書的要求相對復雜一些。藏文草書講究氣勢流走、跌宕有致。每一個字母的“長腳”以及相當于隔音符號的“,”(轍)皆須直中見曲,以致“曲如半弧”。相鄰字母和相鄰音節(jié)要一氣貫通、疏密有致,既不顯游離松弛,也不感緊湊憋氣。草書看似行云流水,實則暗藏玄機,需要持之以恒,不斷練習才能有所成就。
書寫藏文還需要十足的定力,在書寫時要盤足端坐,將紙折疊夾于左手食指和小指之間,右手執(zhí)筆,要求用姆指和食指鉗住距筆尖一寸左右的部位,執(zhí)筆要松緊適度,中指以下應適當伸縮,掌心留下能夠容納一個鴿子蛋的空間。
源遠流長的藏文書法藝術是多姿多彩的,眾多的藏文書法家在進行書法創(chuàng)作的時候,十分注意發(fā)揮自己的藝術個性,追求書法的多種表現形式。
藏族人民憑借著自己獨特的審美以及豐富的想象力,將登大雅之堂的書法藝術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自然現象有機地聯系起來,獲得美的享受。和漢文書法藝術的演變發(fā)展一樣,藏文書法藝術發(fā)展史上也出現過不少革故鼎新,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他們對推動藏文書法藝術的發(fā)展,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如今,藏文書法已成為高原上一顆璀璨的珍寶,并讓藏文化散發(fā)出獨特的魅力。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