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敬酒邊唱的薩瑪酒歌。
穿著民族服飾的門巴女子。
薩瑪酒歌表演。
聚居在我國西藏南部地區(qū)的門巴族,是一個極富詩意和幻想的民族。千百年來,門巴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創(chuàng)造了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他們把改天換地的英雄業(yè)績,靈云飄蕩的奇思妙想,和那曾經(jīng)的理想與追求、幸福與苦難,都寄予在一首首詩歌、一篇篇故事、一個個舞蹈中。優(yōu)秀的門巴族民間文藝家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懷著對本民族的熱愛,將門巴族的歷史、文學(xué)口口相傳保留至今。今天,當我們閱讀到門巴族特有的神話傳說、民間古典情歌、民間敘事詩、民間戲劇時,不僅被那悠遠的意境、奇妙的構(gòu)思、新穎的比喻、優(yōu)美的表達、舒展的情節(jié)所吸引。在眾多的文學(xué)樣式中,粗獷質(zhì)樸、優(yōu)美酣暢、婉轉(zhuǎn)多情的薩瑪酒歌獨具特色,別有情趣。這種在酒香中孕育出來的歌,如同酒一樣濃烈,令人沉醉,令人癡迷。
薩瑪酒歌是在門巴族中廣為流傳的一種抒情歌曲,是一種自由演唱的助興式酒歌,也是門巴族民歌中一個主要的詩體。最初只限在喜慶酒宴上,隨著生產(chǎn)的發(fā)展,越來越普遍地被門巴族人們傳唱。集會、分離、歡聚、婚宴、勞動時都可以唱,更多的時候,還是要以酒伴唱。錯那縣勒布溝的門巴族人民,很善于用薩瑪酒歌抒發(fā)情感,表達理想、追求愿望,坦露自己的心聲。在千百年的歷史進程中,薩瑪酒歌伴隨著門巴族人們在天地之間奔流、回蕩。
認真閱讀流傳至今的薩瑪酒歌,我們發(fā)現(xiàn)門巴族的歷史文化、生產(chǎn)生活和文學(xué)藝術(shù)都與酒有著極為密切的關(guān)系。十分有意思的是,在錯那縣基巴村,當?shù)厝嗽陂e暇或喜慶的日子,歡聚在一起相互敬酒的時候,有一種揪耳朵、掐人的習(xí)俗。當主人唱著薩瑪酒歌將酒杯端給你,你必須很快地喝酒,如稍有遲疑,敬酒者就會不停地揪你耳朵,掐你后背、胳膊等,而且專門掐你容易發(fā)笑的位置。往往是邊敬酒邊掐,端著的酒杯因為不斷的晃動,酒水灑落在敬酒與被敬者的身上,有時滿臉滿身都是酒水。在深情的薩瑪酒歌聲中,無論你是否善飲,都會情不自禁地融進其中,絕沒有不喝的道理。薩瑪酒歌帶著人們的美好情感和酒的芳香,在門巴族村寨飄飛。
薩瑪酒歌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節(jié)奏明快,句式和諧,富有詩意。僅舉《白鶴之歌》、《寶貝之歌》、《歡聚之歌》、《流浪之歌》、《牧人之歌》、《挽留之歌》等六例,一并賞析。
1.《薩瑪·白鶴之歌》
圣潔的娘拉雍錯啊,
你是一只來自九天的白鶴。
白鶴啊,你展開的左翼,
伸向那巍峨的金剛山;
祝愿阿,人生命長,
壽比金剛山還長。
白鶴啊,你展開的右翼,
伸向那茂密的檀香林;
祝愿阿,子孫繁密,
多比檀香林還密。
白鶴啊,你華貴的頭顱,
高枕在聳立的雪山上;
祝愿阿,人類崇高,
好比雪山峰雄偉。
白鶴啊,你晶石般的雙眼,
朝向那門巴的屋中央;
祝愿阿,珍寶不盡,
好比那璀璨明月。
白鶴啊,你火紅的雙腳,
屹立在肥沃的土地上,
祝愿阿,莊稼豐收,
倉滿大地上難放。
白鶴啊,你行云般的尾尖,
伸向那奔騰的娘曲江;
祝愿阿,門族昌盛,
綿延似江河水長。
【演唱者:拉瑪次仁(基巴村)、旺扎(勒村)】
在薩瑪酒歌中,有較多的作品是歌頌和贊美家鄉(xiāng)門隅的。這類酒歌,婉轉(zhuǎn)深情,多用比喻的手法,借景抒發(fā)對故土家園的真情與愛戀,《白鶴之歌》就是典型代表。酒歌將門隅地區(qū)的圣湖‘娘拉雍錯’比作“一只來自九天的白鶴”,白鶴是門隅常見的一種飛禽,面目優(yōu)雅、形狀妍美,它那潔白的羽毛,宛轉(zhuǎn)的、傳神的動作,顯示出一種特有的嫻靜,令人欣喜,令人陶醉。藍波粼粼的湖邊,只只的白鶴,伸出長長的嘴巴,靈巧地捕食著游動的小魚,雍容自在的樣子,充滿了詩情畫意。浩淼的娘拉雍錯啊,分明是“一只來自九天的白鶴”給壯美的山川增添了嫵媚。在如醉如癡的幻覺中,在雪山、林海、大地、江河之間,白鶴遮天蔽日,覆蓋著門巴族的家鄉(xiāng),為門巴族人民帶來了幸福吉祥。在《白鶴之歌》的旋律之中,象征著圣湖娘拉雍錯的白鶴將帶給人們長命的人生、繁密的子孫、如山的崇高、璀璨的珍寶、豐收的莊稼、昌盛的門族。酒歌不斷重復(fù)出現(xiàn)的旋律,恰似虔誠的祝福,傳達了門巴族人們對自己家鄉(xiāng)的贊美,表達出祈求家鄉(xiāng)永遠美好吉祥的愿望。
2.《薩瑪·寶貝之歌》
我們的天上有太陽,
太陽輝煌閃金光,像寶貝,
像寶貝就是寶貝。
我們的山上有獅子,
獅子潔白走行云,像寶貝;
像寶貝就是寶貝。
我們的家鄉(xiāng)有松石,
松石晶瑩呈鮮紅,像寶貝;
像寶貝就是寶貝。
【演唱者:拉瑪次仁(基巴村)、桑杰多吉(基巴村)】
如果說《白鶴之歌》是立足家鄉(xiāng)的贊美,那《寶貝之歌》則是一個遠離家鄉(xiāng)的游子對家鄉(xiāng)眷戀的歌唱。他以簡潔明快樸實無華的文字,生動地表現(xiàn)了門巴族人們對家鄉(xiāng)無比地愛戀的深情。從金光閃閃的太陽、潔白如云的獅子,到晶瑩鮮紅的松石,落實到歌者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通過反復(fù)吟誦“像寶貝,像寶貝就是寶貝?!边@樣富有動感的詩句,寄托了門巴族人民對故土家園的潮水般的深情和如山的敬仰。這首歌將天上的太陽、山上的獅子和家鄉(xiāng)的松石這樣三件十分懸殊的物象同日而語,而且均是從人們的美學(xué)感受來認定為寶貝,使用的詞句充溢著濃重的色彩感,這是十分可貴的。韻律中跳蕩著色彩,色彩中飄流著情感,情感中浮動著柔美。這便是《寶貝之歌》“像寶貝;像寶貝就是寶貝。”
3.《薩瑪·歡聚之歌》
親朋好友啊來自四方,
今日歡歌啊同聚一堂;
黃金燦爛啊太陽般美,
歡聚之樂啊勝過金光。
沸騰方屋啊火熱情濃,
歡樂太陽啊升在心中;
舉杯痛飲啊恩重雙親,
歡歌起舞啊友好親朋。
高舉玉樽啊滿飲三杯,
放開歌喉啊高唱酒歌;
歡樂的歌啊盡情地唱,
心中的話啊盡情地說。
家鄉(xiāng)美酒啊今日最香,
傾吐心聲啊奉獻衷腸;
有酒不喝啊等何日醉?
有話不說啊待何日講?
良辰美景啊何時再來?
親朋好友啊何日再聚?
今日相聚啊永不分離,
明日再來啊重逢此地。
【演唱者:江白洛準(司幕村)】
有相當數(shù)量的薩瑪酒歌是描寫歡聚的??粗@首《歡聚之歌》,仿佛看到了一段門巴族山寨夜晚聚會的電視長鏡頭:熊熊燃燒著的火塘邊,端坐著眾多的鄉(xiāng)親,正有一位門巴族成年人,立在其間,一手端著酒杯,一手提著酒壺,邊向客人敬酒,邊唱著動聽的酒歌。人聲鼎沸,杯盞丁冬,酒香飄飛,歌聲如潮。
在熱烈的場面描繪中,包含著對民族生存的祈愿和祝福,充滿了聚會時的歡樂和忘我的情懷,隱含著別離后的憂傷和無奈。這《歡聚之歌》,仿佛冬天里的一把烈火,烤得人暖洋洋的,忘卻了嚴冬的寒冷;恰似一杯烈酒,醉得人迷糊糊的,忘卻了生活的艱辛;不由得喝之、舞之、歌之、醉之……
是啊,“有酒不喝啊等何日醉?有話不說啊待何日講?”不要辜負了啊大好的時光!既表達了一種對命運不可知的無奈,也傳達了一種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4.《薩瑪·流浪之歌》
我走進一座印度的房屋,
茅草苫蓋的印度房屋。
我推開茅草編的房門,
立刻聞到了米酒的醇香。
流浪漢啊,我舍不得米酒的醇香!
雖已踏上返鄉(xiāng)的路途,
又返回這座印度茅屋。
舍不得放下啊酒杯,
我愿做米酒的客人。
我走進一座藏區(qū)的房屋,
石板修蓋的藏區(qū)房屋。
我推開石板做的房門,
立刻聞到了青稞酒的醇香。
流浪漢啊,我舍不得青稞酒的醇香!
雖已踏上返鄉(xiāng)的路途,
又返回這座藏區(qū)石屋。
舍不得放下啊酒杯,
我愿做青稞酒的客人。
我走進一座門隅的房屋,
木板建造的門隅房屋。
我推開木板做的房門,
立刻聞到了麥酒的醇香。
流浪漢啊,我舍不得麥酒的醇香!
終于回到可愛的家鄉(xiāng),
再不想離開門隅木屋。
舍不得放下啊酒杯,
我再不做他鄉(xiāng)的游郎。
(注:門隅南部有木屋)
【演唱者:江白洛準(司幕村)】
這首《流浪之歌》,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一位門巴族流浪漢——“我”的顛沛流離的生活?!拔摇痹h離家鄉(xiāng)流落到鄰國印度,迷戀過印度茅屋中醇香的米酒;“我”也曾流浪到鄰近的藏區(qū),迷戀過藏區(qū)石屋中醇香的青稞酒。然而,在美酒滋潤的字里行間,我們分明感受得到,“我”所遭遇過的無盡的艱難困苦,流淌過的辛酸的眼淚。酒的醇香僅能麻痹受傷的身心于一時,酒醉過后,無法排解的傷痛又襲上心頭。難耐的思鄉(xiāng)之苦,如一只巨大的手掌,將“我”從流浪的旅途中拉了回來。當“我推開木板做的房門,立刻聞到了麥酒的醇香。流浪漢啊,我舍不得麥酒的醇香!終于回到可愛的家鄉(xiāng),再不想離開門隅木屋。”
在這首酒歌中,歌者選擇了很有特點的印度的米酒、藏區(qū)的青稞酒和自己家鄉(xiāng)的酒進行比較,雖然各地都有不同的美酒,美酒的醇香也曾經(jīng)吸引了我,但品嘗過,經(jīng)歷過后,仍然是無法排解的鄉(xiāng)愁,事實上,并非因為麥酒的醇香,而是因為門隅是“我”可愛的家鄉(xiāng)。
5.《薩瑪·牧人之歌》
嗷來,街市上的好駿馬,
好駿馬馳騁如輕風(fēng),
又如光閃鹿躍。
嗷來,牧場上的奶牦牛,
奶牦牛奶汁如堆雪,
又如泉水奔涌。
嗷來,竹柵里的白綿羊,
白綿羊羊毛如白云,
又如白鷹絨毛。
嗷來,村子里的好姑娘,
好姑娘腰身如仙子,
又如手鈴窈窕。
【演唱者:旺扎(勒村)】
在各種勞動場合,門巴族人民都要唱相應(yīng)的薩瑪酒歌,如《建橋歌》、《種谷歌》、《樵夫歌》等等。這首《牧人之歌》用大量詩化的語言,將馳騁的駿馬、多產(chǎn)的奶牦牛、如云的白綿羊和仙女般的好姑娘相提并論,充分表現(xiàn)了牧人歡快喜悅的心情和對所牧牲畜的無限熱愛。隨著一聲聲“嗷來”的呼喊,我們仿佛看到了藍天白云之下,翩翩少年,騎著駿馬,甩著皮鞭,唱著動聽的薩瑪酒歌,在遼闊的牧場上馳騁……這是一首恬淡的牧歌,是一幅動人的風(fēng)情畫!
6.《薩瑪·挽留之歌》
深谷里皚皚的白雪,
是巍峨的高山的裝飾,
莫融化啊,請你再留三年。
深谷里美麗的鮮花,
是秀美的深谷的裝飾,
莫凋謝啊,請你盛開三年。
【演唱者:拉瑪次仁(基巴村)、桑杰多吉(基巴村)】
只因為深谷里覆蓋了晶瑩的白雪,才使巍峨的高山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只因為深谷里開放著美麗的鮮花,才使秀美的深谷萬紫千紅、春意盎然。皚皚白雪與嬌艷的鮮花,美化了大千世界,使門巴族山區(qū)充滿了畫意詩情;冬去春來,萬般變化,奏響了大自然的交響樂,演繹出季節(jié)變換的華美詩章。然而,鮮花總不能一直鮮艷,白雪總不會永遠閃亮。面對著白雪消融、鮮花凋謝,滿心滿眼的喜悅之情即被惆悵和凄涼所替代。如若白雪終年不化,如若鮮花四季不敗,那該是多么的好??!《挽留之歌》便由此生發(fā)出來:白雪,“莫融化啊,請你再留三年?!滨r花,“莫凋謝啊,請你盛開三年?!薄o容置疑,這不僅是一首挽留美好季節(jié)景觀的挽歌,也是一首挽留人生良辰美景的挽歌?!锻炝糁琛?,在挽留的酒杯之中,盈滿了難咽的苦酒。唱著《挽留之歌》飲酒,人易醉,應(yīng)是醉酒歌。
門巴族的酒歌是門巴族文學(xué)藝術(shù)殿堂中的奇葩,無論是傳唱范圍,還是表達內(nèi)容都顯示出極大的生命力。尤其是能準確傳達人民情感的那高亢、昂揚、粗獷、悠遠的歌調(diào),更彰顯出了這支奇葩的異彩。
關(guān)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wù)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wù)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quán),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