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薩爾藝人在表演中。
“格薩爾”是在藏族群眾中廣泛傳頌的英雄人物,《格薩爾王傳》流傳的范圍已經(jīng)超出了藏族地區(qū)。千百年來,藏族人民不斷以吟唱方式表達對他的崇敬和贊美之情。
《格薩爾王傳》是在藏族地區(qū)民間流傳的史詩,它不僅是當今世界上最長的史詩,而且至今還在民間流傳。它所流傳的范圍已經(jīng)超出了藏族地區(qū),蒙古族地區(qū)以及云南納西族、白族、土族地區(qū)都有流行。這部史詩反映了古代高原社會從部族到民族的形成過程中,高原社會從分裂割據(jù)的狀態(tài),通過征戰(zhàn)逐漸走向統(tǒng)一。由于它在民間流傳,因此帶有明顯的口頭文學特征:民間藝人根據(jù)原始素材加工、理解,使故事本身變得更加神奇。作為史詩,《格薩爾王傳》反映了藏族史前歷史,它在流傳過程中,把藏族古代高原社會的一些社會制度,當時的道德水準、價值觀念,還有一些民風民俗、語言特色等等都融進去了。因為藏族本身有一種原始宗教信仰——苯教,后來又有佛教傳入,通過多少代藝人的傳唱,把他們的信仰不斷融入到史詩當中。
由于藏族史前史這部分,除了考古以外沒有任何發(fā)現(xiàn),人們要想了解藏族的史前史,《格薩爾王傳》可以提供很多這方面的素材。它是藏族古代高原社會整個社會歷史畫卷的百科全書,因此在學術上有了更高的價值。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所研究員楊恩洪女士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一直從事《格薩爾王傳》的調(diào)查、收集、整理和研究,談到《格薩爾王傳》,楊女士說:“《格薩爾王傳》從始創(chuàng)到現(xiàn)在1000多年間,仍以活形態(tài)方式在民間流傳,這在世界上是比較少有的。因為在國際上一些知名的長篇史詩,像《羅馬史詩》、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古希臘史詩《伊-利亞特》等,都是經(jīng)過了口頭傳播的階段,然后變成了文本形式,被人們記錄下來。人們要看它們只能通過書面閱讀,聽不到史詩是怎樣傳唱的,當時也沒有人記錄它,所以什么人傳唱,怎么傳唱,用什么樣的曲調(diào)傳唱,用什么樣的形式傳唱,現(xiàn)在人們都不知道了?!陡袼_爾王傳》現(xiàn)在還在傳唱,一些藏族民間藝人用他們的大腦進行記憶,所以能代代相傳,流傳至今?!?/p>
三聯(lián)生活周刊:現(xiàn)在《格薩爾王傳》在藏族流傳,處于一個什么狀態(tài)?
楊恩洪:上世紀80年代我在做藝人調(diào)查時調(diào)查了一批藝人,現(xiàn)在很多人都去世了,我們搶救了一批資料。我們前兩年又下去調(diào)查了一次,很多藏族的年輕藝人又培養(yǎng)了起來?,F(xiàn)在我們對這部史詩的認識也在逐漸提高,從一個文學作品,提高到這種口頭傳統(tǒng)對一個民族的支撐,多元文化的社會對這樣一種文化的認同,都是很重要的。藏族老百姓非常喜歡這部史詩,它基本屬于牧業(yè)文化,老百姓把格薩爾和他們心中的神結合起來了。實際上在說唱中表現(xiàn)了一種對祖先神和英雄二者合一的崇拜。作為他們的精神支柱,他們對格薩爾非常崇拜尊敬,除了藝人演唱,在民間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婚喪嫁娶中也要唱格薩爾,有鼓舞士氣、帶來吉祥、祈福等功能。我們做調(diào)查的時候,藏族百姓一聽說是來調(diào)查格薩爾、研究格薩爾的,都非常歡迎。
三聯(lián)生活周刊:在現(xiàn)代文明面前,一些傳統(tǒng)的民間文化往往免疫力很差。為什么《格薩爾王傳》在民間流傳了那么多年,還能保持那樣的生命力,在藏族保證了一代代的傳承?
楊恩洪:按照史詩流傳的規(guī)律,它是一種口頭敘事,產(chǎn)生于古代社會(民族形成時期)。為什么西方口頭傳播的史詩現(xiàn)在都沒有了?實際上這種史詩都有其發(fā)展的共同規(guī)律,即經(jīng)歷了從口頭形式向書面形式轉變的過程?!陡袼_爾王傳》也在遵循這種規(guī)律,逐漸從口頭傳播走向書面?zhèn)鞑?。我們現(xiàn)在正是在這種傳播中,老藝人一個個都去世了,現(xiàn)在一批年輕藝人又開始出現(xiàn),但是總的趨勢是書面文本最終會替代口頭說唱,因為某一種文體屬于一種特定的時代。對《格薩爾王傳》的搶救保護很早就開始了,上世紀80年代剛剛開始“撥亂反正”的時候,民間文學研究所就開始對民間文學進行搶救和保護,當時我們藏文室,首先搶救的就是《格薩爾王傳》。
三聯(lián)生活周刊:具體搶救過程是怎樣的呢?
楊恩洪以:最早搜集整理《格薩爾王傳》的除了藏族人以外是外國人,像20世紀30年代法國學者達維·尼爾、石泰安教授都曾在藏族地區(qū)搜集過。后來我們四川的一些漢族學者也做了一些努力?!陡袼_爾王傳》為什么以前沒有得到重視呢?因為當時藏族的官方上層認為它是一種民間的俗言俚語,稱不上一種文化。1949年以前,唱《格薩爾王傳》的民間藝人也像乞丐一樣,浪跡高原以說唱為生,生活困苦,社會地位低下。到1959年國慶10周年,青海省民研會搞了一個向國慶10周年獻禮的活動,下鄉(xiāng)搜集民間文學,其中以《格薩爾王傳》為重點,搜集了很多《格薩爾王傳》的版本、手抄本、木刻本,以資料形式出現(xiàn),但當時忽略了民間藝人這部分。其實,故事大部分還保留在藏族藝人的記憶中,文本只是記錄了藝人說唱的一小部分。當然整個故事大同小異,格薩爾的誕生,下凡,通過賽馬稱王,然后開始征戰(zhàn),征服了很多周邊的魔,統(tǒng)一三界后完成人間使命,最后是地獄救母,返回天界。但藝人分的部是不一樣的,有的分成80部,有的60部,整體的故事從來沒有人做過整理。
上世紀80年代初,作為國家社會科學的一個重點項目,我們開始搶救,當時國家非常重視,包括國家民委、文化部、中國文聯(lián)、中國社科院,另外流傳省區(qū)(甘肅、青海、四川、西藏、云南、內(nèi)蒙古和新疆)也參加了,成立了《格薩爾王傳》工作領導小組。從80年代初到現(xiàn)在,我們在全國范圍內(nèi)搶救、普查、出版、整理、研究等等,出版的藏文《格薩爾王傳》大概有130部,另外除了搶救手抄本、木刻本外,搶救藝人的工作做得很多。我自己就采訪到40多個藏族說唱藝人,實際上當時應該有100多個藝人,對重點藝人進行了重點采訪、錄音,把他們請到大學、研究所做研究錄音。比如扎巴到了西藏大學,桑珠、玉梅到西藏社科院,果洛的格日尖參到了果洛群藝館等等。我們?yōu)樗嚾虽浺舸蠹s6000小時,最多最全的就數(shù)桑珠了,桑珠藝人今年86歲,在西藏社科院,他錄了將近2000小時,他是目前能說唱《格薩爾王傳》比較完整的藝人。中國社科院和西藏社科院有一個合作項目,專門搶救桑珠藝人大腦中的完整故事,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計劃出45部,已經(jīng)出了30部,還在陸續(xù)出版。這在過去沒有,今后也不容易了(老藝人都去世了)。格薩爾的故鄉(xiāng)在中國,但過去格薩爾的研究中心卻在國外,現(xiàn)在我們的研究得到了外國學者的認可,格薩爾的研究中心又轉移回了中國。建國后政府在文化上給藏族人民做了兩件實事:一是搶救《格薩爾王傳》,解放前一些西藏上層根本不知道格薩爾。另一個就是《大藏經(jīng)》的對勘,過去《大藏經(jīng)》有不同的版本,如卓尼版、德格版等,現(xiàn)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做的大型對勘,把不同版本放在一起,包括國外版本,一章章一句句對,最后出一個??北尽?/p>
三聯(lián)生活周刊:您能回憶一下當年在西藏調(diào)查研究過程中印象較深的一些事情嗎?
楊恩洪:我在昌都的類烏齊縣見到一位70多歲的老藝人,名叫卡察扎巴·阿旺嘉措,老人眼睛不太好,他很奇特,從小看銅鏡,放一個銅鏡,格薩爾的故事就出來了,他能從銅鏡里抄寫格薩爾,抄出來以后再說唱。這種形式在史詩的演繹過程中也是唯一的,其他的很多藝人都說是做夢或是神授,但這個藝人不是這樣。我們在他身邊待了一周了解他,聊他的身世,采訪他,采訪后問他有什么要求。他說生活困難,連從銅鏡中抄寫格薩爾的紙都沒有,沒有錢買。我們就找到縣委書記,縣委書記說既然國家這么重視,藝人需要的紙要多少就給他多少。我們說他要抄寫格薩爾,不放牧的話,生活還有一定的困難。最后在縣政協(xié)給他安排了一個職務——政協(xié)委員,就有一定的津貼,能保證他抄寫格薩爾。
我們在尋訪中也了解到了藝人是怎么代代相傳的,怎么得到這個故事,一代代傳播下來。我們也解決了很多藝人的生活問題,慢慢很多藝人就開始有積極性了,搶救工作就開展起來了。開始雖然有很多不便、很多困難,但經(jīng)過這20多年的搶救,情況大有改善,很多藝人會主動找我們,比如昂日,他向我們保證如果給他出書的話他可以一年唱出一部。
三聯(lián)生活周刊:現(xiàn)在他們能唱出多少?
楊恩洪:他們說都能唱出來,這個故事有大概的脈絡,學術界稱之為一個開放型結構,比較固定的是頭和尾,如天界而來、誕生人間、賽馬稱王等,都是一些固定的故事母題,是不變的。完成人間的征戰(zhàn)后返回天界,這也是一個固定的內(nèi)容。所不同的是中間的征戰(zhàn)部分,有的人能說50個戰(zhàn)爭,他們根據(jù)本地不同傳統(tǒng)或本人說唱特點劃分,有人分得細一點,有人分得粗一點。但總的來說劃分方法是18大宗,一個大宗就是一個城堡,降服一個城堡,取回財寶。有的人能說唱30部,有的人能說唱34部,大宗中又夾雜著小宗。但我們搜集到的像木刻本、手抄本這樣的文本中還不能涵蓋內(nèi)容的全部。藝人頭腦中的故事更豐富,所以說為什么要搶救桑珠一個藝人頭腦中的一個完整故事呢?這是他頭腦中的一個完整故事。如果有條件的話,我們也會搶救其他藝人頭腦中的故事。這些故事的主題是相同的,但在具體情節(jié)、語言處理上,每個人對故事的理解或者本地的一些民俗都有差異,所以搜集起來都有價值。由于經(jīng)濟條件的限制,我們現(xiàn)在只整理了一個桑珠本,也找了幾個優(yōu)秀藝人每人出一本。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