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薩爾》說唱藝人是西藏長篇史詩《格薩爾》活著的資料寶庫。西藏的《格薩爾》搶救工作是自“文化革命”后開始的。從1980年西藏自治區(qū)成立了《格薩爾》搶救辦公室,1985年劃歸西藏社會科學院至今,《格薩爾》的搶救工作一直得到西藏自治區(qū)政府、區(qū)黨委宣傳部和西藏社科院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政府劃撥專項經費,配備人員和設施,開始在整個藏區(qū)尋找和發(fā)現(xiàn)民間《格薩爾》文本,普查說唱藝人的工作。從金沙江畔到阿里高原從藏北羌塘到藏南村寨,幾十人經過數(shù)年不懈的調查訪問,共發(fā)現(xiàn)在群眾中享有聲望,并能說唱若干《格薩爾》分部本的民間藝人40多人,他們中有年過古稀的老人,有風華正茂的女孩,還有年僅12歲的少年……
為了把藝人口中活著的《格薩爾》及時的記錄下來,西藏社科院主要采取了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將扎巴和玉梅分別從林芝工布江達縣和那曲索縣請到拉薩,每月享受中級知識分子的待遇,專門安排《格薩爾》的錄音工作。其余藝人則由工作人員走出去,根據(jù)擇優(yōu)擇缺的原則給他們布置錄音任務,并發(fā)放錄音費用和生活補貼。
由于《格薩爾》研究工作者的深入作風,讓每一位民間藝人都感受到政府的關懷和民族文藝政策的優(yōu)越性,他們也不計個人得失,將自己全部的藝術才能都毫無保留地貢獻出來。截止目前為止,西藏共有19名藝人參加了《格薩爾》的錄音工作,完成錄制任務122部,計4500多盤磁帶,約數(shù)千萬字,為搶救藏族民間史詩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格薩爾》千周年紀念活動中,我們特從諸多藝人中選擇幾位藝術才能卓著的《格薩爾》說唱藝術家,介紹給讀者。
被譽為“國寶”的扎巴老人
16年前的盛夏,西藏著名的《格薩爾》說唱藝人扎巴老人盤腿坐在卡墊上,安然離開人世。此時此刻,他那祥和的面容,高亢吟誦格薩爾的情景,仍歷歷在目。
1906年藏歷火馬年,扎巴出生在昌都地區(qū)邊壩地方一個差巴戶家中。在他剛滿9歲的時候,他夢見一個手持戰(zhàn)刀的青面人,用刀將他肚子剖開,掏出五臟六腑,填入滿滿的經書,然后對他說,“我是格薩爾王的愛將丹瑪,剛才我在你腹中裝滿了靈異經書,此后你就成為世間最通神道、最能說唱《格薩爾》的人……”據(jù)老人自己說,就是這場夢,打開了他說唱格薩爾的天賦之門,奇跡般的開始了他的說唱格薩爾的生涯。
扎巴自幼聰明過人,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從9歲開始說唱,經過20個春秋的磨練,他的說唱技能日益成熟,爐火純青。但是在封建農奴社會里,即使你有天大的才華,依然逃脫不了貧窮饑餓的命運。家里沉重的烏拉差役迫使他帶著妻子和5個子女,開始了背井離鄉(xiāng)、浪跡高原的流浪說唱生涯。
從故鄉(xiāng)邊壩經波密、工布、山南到衛(wèi)藏地區(qū)的流浪生活中,由于缺衣少食,他的3個兒子先后病死餓死,妻子也因勞累過度,病死他鄉(xiāng)。扎巴為了養(yǎng)活兩個女兒,每到一地,除了演唱賣藝外,耕地、打柴、掏糞……,什么活都干。一個流浪藝人帶著兩個孩子,一天天,終于走到了民主改革的那一天。
西藏的民主改革對扎巴一家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他和兩個女兒都成了政府的養(yǎng)路工人,有了安定的家。生活的變遷激起了扎巴說唱的熱情,隨他的演唱,他的格薩爾藝人的聲名遠揚。可是隨著而來的“文化革命”又中斷了他的歌喉,因為那時《格薩爾》被認為是封建迷信的東西,說唱藝人也受到了批判。
80年代以后,隨著人們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和重視,格薩爾說唱藝人的意義和價值顯現(xiàn)了出來,于是,年過七十的扎巴老人的藝術生命開始了全新的里程。
1981年西藏自治區(qū)政府考慮到搶救《格薩爾》工作的需要,將扎巴全家14口人從林芝遷居到拉薩,失住在自治區(qū)群藝館,后安置在西藏師范學院。學院專門為他蓋了新房,并指定專人服侍老人的生活起居。有兩次老人生病,都是政府派專人專車送往醫(yī)院,組織專門的醫(yī)療小組為他治病。扎巴老人常常感激黨的關懷,他多次說過,“我的命是共產黨救的,我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寸時光,錄制好《格薩爾》,來報達黨和政府的恩情。”
事實上,正如扎巴老人說的一樣,在他錄制《格薩爾》工作的8年時間里,他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精力,勤懇工作,任勞任怨,先后錄制了26部《格薩爾》分部本(詳見附表),為早日完成西藏《格薩爾》的收集整理工作,盡了自己的全力。
為了表彰扎巳老人的功績,肯定老人說唱藝術的價值,這位昔日遭人歧視的乞丐,當選為西藏自治區(qū)的政協(xié)委員,西藏文聯(lián)委員,成為受人尊重的“國寶”。
1986年扎巴老人從雪域高原前往北京,參加了全國《格薩爾》工作總結、表彰和落實任務的盛大會議,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國家民委、文化部、民間文藝研究會、中國社科院等四部委給他頒發(fā)了搶救《格薩爾》先進個人榮譽證書。老人還在北京參觀了天安門和長城,了卻了他一生的心愿。
從北京返回后,老人的身體一直不是很好,常犯病,大家都勸他治病休息,可老人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多了,總不肯停下,堅持每天講述、錄音。就在他講到《調伏巴嘎拉國王部》結尾部分時,老人在日常工作的卡墊上安祥坐化了,享年81歲。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