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dāng)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wǎng) > 非遺 > 文藝館 > 文人文學(xué)

        米拉日巴尊者道歌集(十)

        2015年05月14日 16:37    
        分享到:    

        第九篇  密勒日巴于灰崖金剛堡

        敬禮上師。

        尊者密勒日巴行抵灰崖金剛堡以后,即安居于馬鞍幽洞中,心境十分愉快。這時古通地區(qū)有一位密乘行者,他曾經(jīng)聽過尊者的說法,所以對尊者十分信仰。一天,他來向尊者說道:「師傅啊!我雖然修行經(jīng)年,但仍舊對修行的精要茫然無知,所以功德和覺受都絲毫不生,請您慈悲開導(dǎo)我,賜我一點口訣吧!」

        尊者答道:「既然如此,你應(yīng)該知道如下的幾個要點?!闺S即為他唱了下面這首歌:

        「心之所顯億萬千,多于日光映微塵,應(yīng)于彼體如實知,如王自心確了知[1],

        萬法實相之本體,任何因緣不能生,唯一實相得決定,如王自心確了知。

        洞澈真如之證智,雖逢百刃無退卻,由此自然斷貪著,如王自心確了知。

        妄念奔馳如潮涌,鐵閘銅池不能容,念由心現(xiàn)非外境,如王自心確了知?!?/p>

        那位密乘行者又問道:「這樣的覺受悟境是漸次生起的呢?還是頓然生起的?」

        尊者答道:「上根利器的人,這些悟境頓然生起。中根和下根則由四種瑜伽[2](或四步境界)次第生起?!赫鎸崱坏奈蚓?,和『相似但被誤以為真』的各種徵兆是這樣的?!褂谑亲鹫呔蜑樗艘皇拙駬穹謩e真?zhèn)未笫钟∷蔫べさ母瑁?/p>

        「頂禮至尊上師足。

        執(zhí)心實有輪回因,明而無執(zhí)自明體,本來圓成確了知,此是專一究竟相;

        口說雙融修有相,口說因果作惡行,煩惱愚疑盲修練,專一瑜伽無此失。

        明而無執(zhí)之自心,離諸戲論具大樂,體如虛空極明朗,此是離戲究竟相;

        口云離戲葛藤多,口說離言話不絕,愚蒙執(zhí)我而修觀,離戲瑜伽無此失。

        于現(xiàn)空無二之法身,得輪涅一味之覺受,佛陀眾生融一味,紛云此是一味相;

        雖說一味分別多,愚疑之中又愚疑[3],一味瑜伽無此失。

        妄念即是智慧體,本來圓成因即果,三身自己本具足,此是無修究竟相;

        口說無修仍作意,口說光明修愚疑,愚茫無知亂瞎說,無修瑜伽無此失?!?/p>

        密乘行者說道:「這樣的修行實在是奇妙稀有難得,但是像我們這些世俗之人,如果要修持六波羅密多,應(yīng)該怎樣去修持呢?」

        尊者以歌答曰:

        「頂禮具相上師足。

        財富尤如草頭露,故應(yīng)離貪行布施;已獲暇滿人身時,如護雙目持凈戒;

        惡趣主因為鎮(zhèn)心,舍命亦應(yīng)修忍辱;懈懶難成自他利,故應(yīng)精勤修善業(yè);

        散亂難解大乘義,故應(yīng)專注修禪定;佛位非由尋覓得,故應(yīng)深觀自性體;

        信心尤如秋季霧,易散難持應(yīng)精進?!?/p>

        來客聽了此歌后,嘆為稀有,對尊者生起了極大的信心然后離去。過了幾天,這位密乘行人帶來了許多徒弟,攜著豐盛的供養(yǎng)前來朝禮尊者;承事供養(yǎng)尊者后,他就啟稟道:「今天到這里來的人,都是對您的生平極端欽佩,所以特地前來朝拜您的。尊者因堅毅的大苦行所得到的成就境界與覺受,以及如何得到這種成就的方法和經(jīng)過,可否詞悲向我們開示一下呢?」

        密勒日巴以歌答曰:

        「于世間法極厭離,方能生起大信。戀執(zhí)鄉(xiāng)園極難斷,舍離家鄉(xiāng)嗔恨息。

        愛戀親人極難舍,舍離親眷心自平。財富永難滿足故,布衣一襲斷貪婪。

        世間逸樂難舍故,居卑下位慢心思。傲慢我執(zhí)難調(diào)故,應(yīng)如野獸住深山。

        汝等具信諸弟子,若能精勤修佛法,勤聚資糧作二利,是具堅心毅力相。

        法身本來如虛空,遍滿一切諸眾生,由昔無明不了知,因此無際飄輪回。

        廣大無盡之法身,略見少份[4]非難事,證境堅固甚難哉!

        悟境未能堅固故,五毒[5]煩惱時現(xiàn)行,由此多作無義事。

        若于真如得堅固,眼耳鼻舌諸六聚[6],自然顯現(xiàn)無執(zhí)著,三身常住不舍離,此為開悟之證量。

        所謂根本與后得[7],乃對初學(xué)之權(quán)說,心悟真如得堅固,豈有此二差別相?

        無有散亂之瑜伽,離執(zhí)心境[8]時顯現(xiàn),法報化身常伴隨。無有執(zhí)著之動氣[9],能生萬千妙功德。

        修心善巧瑜伽士,應(yīng)作心如虛空觀,行住坐臥莫間斷。

        由此觀空串習(xí)力,自于美色及財寶,不生貪著視如幻。

        一切外境及顯現(xiàn),皆如幻化如云霧,即于利生之宏愿,亦應(yīng)離執(zhí)如是觀;

        下劣凡身如幻化,亦如水月不可執(zhí),外境纏縛不能染,譬如蓮花出淤泥,凈行證量應(yīng)如是。

        此心遍滿如虛空,因緣所現(xiàn)萬千法,無非明凈之法身,普見一切空性智,置我掌中如凈璃。

        諸法昔初無來處,中間亦如諸住處,末后亦無有去所,三時皆住平等性。

        此心原無生死因,本來清凈如虛空,紅白彩云自消融,四大痕跡不可得。

        此心遍滿如虛空,未嘗暫離無生故,三界輪回永斷離,果之證量應(yīng)如是。

        臨終舍棄幻軀時,若會使用甚深訣,子母心[10]光當(dāng)會合,徹證究竟大法身。

        此時若未證法身,應(yīng)念不凈五蘊身,即是清凈報化體,此時應(yīng)用俱生訣[11],清凈報身當(dāng)顯現(xiàn)。

        了達(dá)報身亦如幻,豈有迷途錯謬失?

        若于此法得通達(dá),則無中陰之迷失,中陰自在應(yīng)如是?!?/p>

        古通的徒眾,聽了此歌,都對尊者異常欽佩,以后他們都常來供養(yǎng)朝拜尊者。

        某日清晨,密勒日巴于光明定中看見了金剛瑜伽佛母現(xiàn)身,對他說道:「密勒日巴啊!你的人間弟子中將有如日如月一般的兩大弟子;還有如星辰的弟子廿三個;得成就者廿五個;得不退轉(zhuǎn)(地)之悟道者一百名;于道上得暖相之士大夫一百零八名;初入道之男女瑜伽者千人;與你結(jié)得法緣因此不墮惡趣者不可數(shù)計?,F(xiàn)在,在古通的鳥谷處桹,正住著與你有宿緣的那個如月般的大弟子,為了成就它的緣故,你應(yīng)該就到那里去?!?/p>

        尊者得了佛母之授記后,就準(zhǔn)備向古通的上方行去。

        這是灰崖金剛堡的故事初篇。

        [1]此句以下三頌之藏文體裁迥異歌集之慣例,通常歌偈中,每句或每「足」,只有七字或九字,此處每句多達(dá)十六字,只有簡縮意譯,取其大意。又「足」者乃構(gòu)成偈之單句,如四句偈即包含有四「足」。

        [2]四種瑜伽:或大手印四瑜伽,即修大手印之人從入道起直至成佛所經(jīng)過之四步境界。此亦即大手印之次第道階也。此為一非常重要之專門問題,非專書討論不能略盡其旨。禪宗宗風(fēng)在「密」在「遮」,而不在「顯」或「詮」,然亦有云門三句,牧牛圖,三關(guān),五位君臣等說而驗其證道之次第及淺深者。此等資料若與四瑜伽比較合究,極饒趣味。用禪、密之道境以釋大乘之五道、十地亦有觸類旁通之處。但研究此問題首先需要作者自己有相當(dāng)之大手印境界才行。這點既然目前尚未圓成,只能以聞思經(jīng)典為據(jù)而論之,此當(dāng)待之異日。茲將大手印四瑜伽之簡要略述如下,為密師此處所說作一參考。

        第一步境界名為專一瑜伽:行者于得大手印見及口訣后,常契空明之自心勿使間斷,漸次當(dāng)?shù)妹骺涨逦@露之覺受。于明空自心現(xiàn)量證入,晝夜不散,產(chǎn)生各種殊勝美妙覺受,此心專一安住自心明空之體無有散亂,故名專一瑜伽;可配之于加行道之暖、頂、忍等位。但此時仍有能所二取之執(zhí),所見明空之心體,不但不透澈,且難免有俱生之能執(zhí)之心。

        第二步境界名為離戲瑜伽:離戲者,澈見自心之無生空性,離一切有無、是非、對待之種種言詮戲論,超絕名言,入畢竟空之境界;斷離能所二執(zhí),真正見道,故名離戲瑜伽。

        第三步境界名為一味瑜伽:行者至此境界則親證一切法平等性;于空與有、生死與涅盤、佛陀與眾生,皆視為一味。因即是果,事即是理,于一切法得大自在。前二瑜伽,行者著重在斷執(zhí)及攝有入空;至此則會空入有,起大功用,大神變,不但于空性得自在,于色法及根、塵亦皆得自在;已漸趨入理事無礙及事事無礙之境矣。

        [3]此處可能指微明無明。藏文原文:rMon·Pa·Yi·Yan·rMon·Pa·Las·可作不同之解釋,亦可譯作「無明之中有無明」,或「愚疑深處之愚疑」,故大概是指那極不易察覺之俱生之微細(xì)無明。

        [4]略見少份非難事:指大手印行者,常于忽然間能頓見空明之自心明體,但不久即失去,不但不能常常見之,亦只能見到心體之極少部份。

        [5]五毒:貪、鎮(zhèn)、癡、慢、嫉五種煩惱為五毒。

        [6]六聚:見第八篇注。

        [7]根本與后得:藏文:mNyam·bShags·及 rJed·Thob· 此二詞用法甚廣,根本及后得之全詞應(yīng)為「根本智位」和「后得智位」。前者指行者心契真如空性,深觀惟一實相之體,為定中之純般若觀。后者指行者從「根本智定」而起,出定后應(yīng)物接觸一如常人,但其心境能不完全脫離般若空性,或大手印定。任運騰騰,心離執(zhí)見,見一切如幻如化。此根本及后得定,能相互增長,直到證入平等性智之位而入一味瑜伽則無所謂根本及后得矣。

        [8]離執(zhí)心境:直譯應(yīng)為「無執(zhí)六聚常顯現(xiàn)」,但如此譯則反而失去原文之神韻及意味了。

        [9]無有執(zhí)著之動氣:此句藏文意義不太明顯,若詮解不錯,此動氣即是能發(fā)出神通妙用,大機大用之智慧氣,由極深之定慧而得者。

        [10]子母心「光明」:或子母光明。子光明頗似起信論所指之始覺,母光明頗似本覺。由本覺而生始覺,始覺經(jīng)擴大緞練而與本覺合,名為妙覺。此在大手印而言則為子明光明,母光明即是那本具的俱生空明佛智;和子光明,即那道上所見的種種深淺之空明智。子母光明會和一味則成妙覺佛位也。

        [11]俱生訣:俱生亦可譯為同時,此處文義不太明顯,大概系指在學(xué)大手印時上師指示一心俱足法報化三身之口訣。學(xué)人有此了悟,則于中陰時能用此訣與三身契合。前面言,若中陰初時未能證入法身,則仍有機會與報化身相合。

        責(zé)任編輯:admin    

        相關(guān)閱讀

          關(guān)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wù)協(xié)議廣告服務(wù)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quán),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久久精品淫乱视频,无码专区影视网站,亚洲激情激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