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桑日電(見習記者 武沛濤)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提高人民群眾對電信網絡詐騙的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從源頭上控制和減少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發(fā)生,日前,山南市人民檢察院赴桑日縣絨鄉(xiāng)沖達村開展“遠離詐騙風險 守護美麗生活”專題法治講座。
山南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格列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以親身辦理的案件和身邊發(fā)生的案例為切入點,向群眾講解電信網絡詐騙的慣用伎倆和作案方式。同時,向廣大群眾宣講防騙安全知識,提醒大家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信息,不向陌生人透漏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賬號等情況,堅決做到“不輕信、不透露、不點擊、不轉賬”,謹防上當受騙。提醒大家不貪圖便宜,接到“中大獎”之類的電話、信息后,一定要多思考多咨詢,切記“天上不會掉餡餅”,號召廣大群眾積極下載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全面筑牢全民反詐“防火墻”。
格列檢察官還結合日常辦案經驗,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向群眾講解“西藏自治區(qū)網絡通信活動二十禁”、家庭鄰里關系、未成年人保護、危險駕駛和“三個規(guī)定”等方面的相關法律知識,提醒廣大群眾積極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律風險意識,努力做到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鼓勵廣大群眾為推進法治桑日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宣講活動結束后,桑日縣人民檢察院還向在場群眾發(fā)放了關于防電信詐騙、危險駕駛、掃黑除惡、公益訴訟和未成年人保護等內容的宣傳手冊共500份。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