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wǎng) > 公益 > 公益新聞

        “希望工程”25年募集捐款上百億

        2015年01月30日 11:31    來源:央廣網(wǎng)    
        分享到:    

        募集資金100.72億元,援建希望小學18396所,495萬名農(nóng)村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獲得資助,平均每天100萬捐款投入,每天2所希望小學落成,每天500多個孩子受到資助……這就是希望工程啟動25年來向全社會交出的優(yōu)異答卷。2014年12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希望工程25周年特別節(jié)目《希望》走進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探尋25年來希望工程的變遷故事。

        李寧:我陪李克強為第一所希望小學選址

        作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秘書長、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原副秘書長,李寧在25年之后第一次回到安徽金寨的南溪鎮(zhèn),講述“希望工程”第一塊磚的來龍去脈。

        李寧講到記憶中的“那個冬天”:“1990年冬末初春,2月17號,時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的李克強同志帶領我們一行人來到金寨,為希望小學實地的考察踩點。關于選址,縣里早年有幾個方案,克強同志帶隊一一考察,最后確定了在南溪鎮(zhèn)建立了金寨縣希望小學?!?/p>

        到金寨前,大家早知道金寨作為革命老區(qū)、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將軍縣”,頗有代表性。而為什么南溪鎮(zhèn)能在那樣的條件下建起當時條件頗好的希望小學,李寧說,“當時在南溪鎮(zhèn)有一個繅絲廠,相對來說還是有一些經(jīng)濟條件,能夠解決學校建設的配套資金。當時實際上縣里頭也配套了一些資金。包括鎮(zhèn)里頭。我們就用了十幾萬塊錢在原來校址的基礎上把它改造成了希望小學?!?/p>

        盡管起步艱難,1990年,金寨縣希望小學順利建校落成。3月動工、5月竣工,徐向前元帥親自為學校題寫了校名,25年前,“希望工程”的第一塊磚從這里鋪就。

        25年,希望工程資助建設希望小學18396所。平均每一天有2所希望小學落成。

        李克強回信第一所希望小學師生: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希望工程25周年,金寨希望小學建成25周年,老師和學生們提筆寫信給當年選址建校的李克強總理(時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這封信幾經(jīng)修改,校長陳德武認真謄寫在印有學校抬頭的信紙上。

        “您冒著嚴寒,踏著霜雪,來到安徽省金寨縣為希望小學實地考察選址。在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建成25周年之際,我們?nèi)w師生真誠邀請并期待您在方便的時候,再來我們學校看一看,到金寨老區(qū)走一走!祝敬愛的總理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不久,陳德武校長從教育局帶回了“總理的回信”。

        “金寨縣希望小學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來信收悉。從照片上看到你們寬敞、整潔的校容校貌,獲知學校已經(jīng)培養(yǎng)了6175名貧困孩子,開始新的人生。我的心情分外高興。

        我清晰記得,當年來這里為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選址時,正是冬末初春時節(jié),不曾想到,希望工程第一粒種子在大別山深處的凍土里,破土成長為今天這樣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

        據(jù)了解,近25年來,希望工程已累計募款逾百億元,先后建起18396所希望小學,資助貧寒學子495萬名。希望工程向世人傳遞出一種積極意義: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這一點,你們學校走出的希望工程培養(yǎng)的第一位博士生張宗友、“大眼睛”蘇明娟便是很好的例證;尤其可貴的是,希望工程在很短時間里,匯聚起海內(nèi)外四面八方的愛心涓流: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這是建設社會最富感召力的道德力量。

        這么多年,你們鍥而不舍踐行一個樸素理想:讓每個孩子不再因為貧窮而失去課堂。這也是政府的職責所系,我們的努力殊途同歸。貧窮固然可怕,但失去平等受教育的權利更加可怕;消除貧困或難短時兌現(xiàn),可創(chuàng)造公平必須刻不容緩。讓我們共同持續(xù)不斷努力,為天下所有貧困孩子的幸福人生創(chuàng)造美好的希望!祝老師們堅守希望事業(yè),祝同學們在希望中健康成長!

        李克強2014年10月28日”

        1989年10月,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發(fā)起“希望工程”,建立希望工程基金,以民間動員方式,撬動海內(nèi)外財力資源流向貧困地區(qū)基礎教育事業(yè),幫助貧家子弟圓夢校園,讓落后地區(qū)擁有更多更好的學校和教學設施。

        1990年初,時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的李克強來安徽考察落實希望工程救助工作,同年5月,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在金寨南溪鎮(zhèn)落成。

        青基會原秘書長徐永光:“希望工程”公益金曾經(jīng)違規(guī)運作

        徐永光,中國南都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原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副理事長。

        在中國公益屆,徐永光被很多人稱為“前輩”,因為“希望工程”。

        25年前,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發(fā)起“希望工程”,建立希望工程基金,徐永光和他的同事們成了最早為“希望工程”工作的人。

        從起步艱難到“希望工程”的成長,徐永光感慨良多,而關于公益金的運作,他備受媒體質(zhì)疑,接受中國之聲記者采訪時,他說了其中的“兩難”。

        首先,徐永光說,“零成本”對公益是不合理的:“當時公益環(huán)境最大的問題就是作為法律規(guī)定和法規(guī)的一些規(guī)定它不太合理,最主要的是零成本,就是說規(guī)定捐款必須百分之百全部要用于公益項目,那么工作人員的工資、機構管理的錢明確規(guī)定只能來自于捐款的利息和投資的收入,就是你的收益只能從這個里面拿,就是捐款的那個錢一分錢不能動?!?/p>

        在這樣的情況下,捐款收支的時間差造就了資金運作的可能性,徐永光:“做投資活動風險,有賺的,有賠的。尤其是賺還滯后,賠馬上就發(fā)生了。我們?nèi)ツ昵嗷鶗€掙了一兩個億,去年是大豐收,把一堆股票賣掉了。因為這些東西到后年才豐收,雖然結果是投入一個億多一點,回來三個多億,很好了,這個在中國經(jīng)濟環(huán)境不好的情況下是很好的。但是媒體指責我,有賠本的,有虧的這個被抓住了?!?/p>

        媒體質(zhì)疑青基會在希望工程公益金的使用上“違規(guī)”,徐永光對此這樣解釋:“什么叫違規(guī)呢?人民銀行規(guī)定,基金會的資金要委托給信托機構、金融機構管理,就是說你要投資增值,要交給他們。這個我們沒有做,凡是交給信托機構的全砸掉,沒有一個不砸掉的,全砸掉,可以說百分之百砸掉。就是九十年代那時候,信托公司大概百分之九十幾都撤銷了,剩下的也是虧的。那我們堅持給信托機構,這叫違規(guī)。所以媒體采訪我,我說我要是不違規(guī),將死無葬身之地。違規(guī),我把錢發(fā)到我自己手里,最后我是兩倍的回報。如果是我按照它的規(guī)定執(zhí)行,把錢交給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天天圍著我,我交給他們,顆粒無收。最后,青基會還發(fā)生過有一筆錢,就是一個基金,有一個企業(yè)家捐了一筆基金在青基會運作,做一個很好的項目。那么這筆錢,他自己指定說給一個信托公司,那還是兩千年之后,給一個信托公司,好,這筆錢到現(xiàn)在就回不來,就是這一筆,而且是捐款人要求,把這筆錢交給信托公司,完了。你想一想,當年我要是有一個億交給信托公司最后回不來,那就是死無葬身之地。所以,從當時的法律環(huán)境來看,包括人們的一種觀念,都是給公益機構的發(fā)展帶來很大的壓力和風險,風險非常大。那么我一直講,我說我這個人就是在天堂和地獄之間走鋼絲,就是走綱絲的,搞不好就摔下來,冒著很大的風險?!?/p>

        “大眼睛”蘇明娟:希望工程受益者應該反哺希望工程

        不久前,在北京參加希望工程25周年紀念大會上,當年希望工程的受助的孩子們提出了一個倡議——"希望之星聯(lián)盟"。

        “大眼睛”蘇明娟介紹,“希望之星聯(lián)盟”號召所有希望工程的受助生們,在參加工作之后,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每人一天捐一塊錢。這樣,一年365天就是365塊錢,然后一個人捐助365元,許多人就是N個365元。大家匯在一起愛心力量將被反哺到希望工程,然后反哺到其他有需要幫助的孩子身上。而這一行動的意義就在于讓當年希望工程的受助生能夠回饋社會了,把愛心工程的接力棒一代一代的傳遞下去!

        希望工程被捐助第一人張勝利:我的女兒叫張希望

        25年前,還只有13歲的張勝利,最早發(fā)出了求救信號,“一不小心”成為了希望工程被捐助的第一人。如今,他已經(jīng)是河北淶源東圃團中心小學的副校長,而給自己的女兒起名張希望,也有一段小故事。

        當年,自己的女兒還未出生,正巧,《人民日報》海外版的記者焦波來到河北淶源去采訪張勝利。聊到將出生的孩子,張勝利說沒起大名,要是個閨女就叫苗苗,兒子就叫壯壯。焦波聽聞,開口建議,既然你是希望工程資助的第一個孩子,你的孩子就叫張希望怎么樣。那一刻,張勝利豁然開朗。他說,因為有希望工程我才有的希望,然后希望工程資助我改變我的命運,然后我才能成家才能生子。所以,張希望這個名字是極具有意義的,因為她意味著著延續(xù)希望!

        青基會副秘書長王旭東:不允許這個事業(yè)有一點一滴的錯

        希望工程走過25年,其實也遭遇不少危機和質(zhì)疑,比如2000年,上海的一家公司發(fā)現(xiàn),自己捐助的幾位學生的感謝信經(jīng)是假的。對此,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副秘書處長王旭東回應,當時這件事確實震動不小。但事后查明,實際上是一年級的同學,在回信的時候,由老師代寫的,因此,八個同學的回信內(nèi)容全是一樣的,就寄給到一個捐贈人手里。之后,捐贈人去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個事情。

        王旭東表示:希望工程確實出現(xiàn)過類似的一些事件。一方面,公眾對公益事業(yè)非常的有熱情,因為傾注了自己的愛心,所以不允許這樣一個公益事業(yè),哪怕有一點一滴的錯。這個實際上我就要講到我們公益事業(yè)的公信力。那么做好公信力,一個是充分的信息披露,就是你做的什么,一定要對社會,不光是對捐贈人,還有要對廣大的社會去披露。不光是要有結果的披露,還要有過程的披露。所以我們的基金會一直在努力,就是過程的披露。什么叫過程的披露?比如我們不光要告訴捐贈人你捐的錢我們資助了多少孩子,還要向公眾交代是如何、用什么樣的標準。不光要有結果的披露,要有更為詳盡的過程的披露。第二,我們公信力的建設,要有公民的參與,這個是非常重要的?,F(xiàn)在公眾對公益組織的要求是越來越高,我們知道世界上只有抽象的對象是最完滿的。 我們原來老說我們希望工程,這個有千分之一的差錯的話,可是落到哪個捐贈人的身上就是百分之百。就是說對待"希望工程"的這一塊,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就是一點錯都不能出。公眾參與方面,我們希望公眾都來參與。比如我們在救災的當中,大家都在捐款,很快對吧。在我們的板房還是救助孩子,這個我們項目執(zhí)行到一個階段的時候,就把捐款部請過去。包括有一些捐贈人,就是,他可能也不是企業(yè),就是在社會公眾這樣人的小微捐款者,就讓他們?nèi)ケO(jiān)督我們這個過程。

        原標題:“希望工程”25年募集捐款上百億 平均每天資助500多孩子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久久精品淫乱视频,无码专区影视网站,亚洲激情激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