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qū)科技專干索央介紹云博物館和云圖書館。
社區(qū)科技專干索央介紹迎賓機器人。
智慧科普社區(qū)中的體驗項目。
科技體驗空間的一角。
社區(qū)居民在青少年思維開發(fā)空間創(chuàng)作的作品。
社區(qū)居民體驗虛擬騎行。
智慧科普社區(qū)是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養(yǎng)的主陣地之一,利用科技設施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對培養(yǎng)科學精神、科學興趣,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有著重要意義。近年來,拉薩市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為目標,大力實施科普為民惠民工程,持續(xù)推進科普場館向社區(qū)延伸,讓市民尤其是廣大青少年在家門口就能近距離接觸科學。
今年2月14日,拉薩市科技局(科協(xié))牽頭舉行了幸福社區(qū)智慧科普社區(qū)揭牌儀式。這是拉薩市首個智慧科普社區(qū)投入使用。
智慧科普社區(qū)有哪些科普體驗設施?體驗感如何?近日,記者帶著這些問題,來到幸福社區(qū)實地走訪,身臨其境感受科技之美。
“你好,我是三寶,歡迎來到幸福社區(qū)……”隨著迎賓機器人三寶的聲音響起,幸福社區(qū)科技專干索央引導記者和體驗群眾一同開始了此次科技體驗之旅。
記者了解到,智慧科普社區(qū)建設以“科普為主、服務群眾、教樂融合、因地制宜”為原則,建設內容包括健康與生活、科技視聽、青少年思維開發(fā)、云博物館與云圖書館、科技體驗、室外拓展延伸六大空間。其中,健康與生活空間包括社e站、智慧生活、迎賓機器人、虛擬騎行4大板塊;科技視聽包括科普視窗、文化大講堂兩大板塊;青少年思維開發(fā)包括思維訓練、科學小實驗、拼圖等板塊;科技體驗空間包括落地科普展品、壁掛科普展品、VR太空艙3大板塊。每個空間借助電腦終端,采用圖文、音頻、視頻等方式,圍繞社區(qū)居民關切的科學生活、健康安全等知識,實時傳播更加豐富的科普知識。
“騎上車子后,腳要用固定裝置固定好,目視前方……”在虛擬騎行區(qū),索央在大屏幕上設定好自行車對應的虛擬場景后,開始向體驗群眾示范如何正確進行虛擬騎行。
示范結束后,幸福社區(qū)居民格桑選擇體驗北京的騎行比賽。在他騎行的過程中,自行車的速度、方向以及騎車人自身重量等數據,通過傳感器實時采集,然后經由控制電路傳送到屏幕上,經過分析,使其在屏幕的虛擬場景里以城市騎行的情景再現,讓枯燥的運動變得充滿趣味。索央介紹,騎行過程中,騎行者的心率、代謝量、卡路里、運動時間、里程等數據也會上傳,給予騎行者各項身體參數及運動量等相關建議。
在科技體驗區(qū),一個巨大的水龍頭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這個水龍頭在沒有支撐的情況下竟然漂浮在空中,一股不知從哪里來的水源源不斷地從水龍頭中流出。在索央的引導下,小朋友輪流去觸摸水流,發(fā)現支撐水龍頭的是一根透明的水管,被流下的水流遮擋,水管把水輸送到水龍頭,再讓水從外面流下,看起來就好像一股從天而降的水柱。
“這個體驗項目叫‘天上來水’。設計者巧妙設計水流通過水泵及透明玻璃管壓入水龍頭內,在封閉的水龍頭出口處將水溢出管口,溢出的水又將玻璃管隱蔽,水流的循環(huán)造成觀眾難以發(fā)現特殊裝置的奧秘,從而形成人為制造的錯覺?!斌w驗結束后,索央向小朋友解釋“天上來水”的科學原理。
在VR雙座太空艙,記者和體驗群眾一同在座艙的前后左右、上下動作中以第一視覺模擬體驗各種不同空中場景,高空俯視山河景色,體驗雪山軌道,輕松登上遙遠的月球,游覽從未到過的奇幻世界,獨特的角度體驗,享受不一樣的視覺盛宴。
“開展科普進社區(qū)活動后,我學習了不少科普知識,還可以帶孫子孫女過來體驗不同的科技項目。日常,我可以和朋友一起過來免費測量身高、體重、血壓等,生活上更加便捷,各個方面都特別好?!毙腋I鐓^(qū)居民索朗多吉說道。
科技創(chuàng)造生活,科普成就未來。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拉薩市科技局(科協(xié))在全市范圍內創(chuàng)建了10余個科普示范社區(qū),幸福社區(qū)作為全市試點建設智慧科普社區(qū),為轄區(qū)居民群眾搭建了“零距離”接觸高科技的平臺,進一步推動了社區(qū)和科技的融合。同時,也為群眾提供了一個融學習參觀、實際操作、了解科普知識、互動交流為一體的綜合性科普場所,讓大家可以在“家門口”了解科學知識,感受科學的魅力。
拉薩市科技局負責人表示,要充分利用智慧科普社區(qū)這個陣地,放大平臺效果,大力開展各類科技創(chuàng)新和科學普及工作,不斷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chuàng)造的良好社會風尚。同時,常態(tài)化開展各類科學普及活動,把智慧科普社區(qū)這個良好的平臺充分利用起來,用到實處,用出實效。下一步,拉薩市科技局(科協(xié))將進一步推動社區(qū)建設、科技創(chuàng)新、科學普及之間的深度融合,讓更多社區(qū)居民受益于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成果。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