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 > 雪域時評 > 社會焦點

        中國質量報福建記者站到底想做什么?

        2015年02月01日 03:35    來源:福建省寶玉石協(xié)會    
        分享到:    

            中國質量報福建記者站,理應關注福建省的產品或商品的質量,卻跨部門“揭露”福建珠寶業(yè)“暴利”,且不說本應物價部門的事,卻離開了暴利概念說“暴利”,該記者站到底想做什么?

            當福建寶協(xié)向其站長江東先生指出,該報道不真實,并已經損害了福建珠寶業(yè),他卻告訴(短信)福建寶協(xié)秘書長,如果福建寶協(xié)想把此事擴大(擬向相關部門反映)下去,他們將邀請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組織福建所有媒體深度揭露福建珠寶業(yè)暴利。當福建寶協(xié)不理其這一套時,他卻又威脅說:將要求中國質量報組織全國記者深度報道福建珠寶業(yè)暴利。當福建寶協(xié)再次不理其這一套時,該記者站一記者卻通過福州一珠寶店老板轉告說:“3.15”快到了,他們計劃邀請中央電視臺到福建深度爆光福建珠寶業(yè)暴利。

            福建珠寶業(yè)真的存在價格暴利?其嚴重性真的像中國質量報福建記者站所報道的那么嚴重嗎?要不然,怎么要驚動省委宣傳部、中國質量報、中央電視臺?難道此事福建省物價局解決不了?中國質量報福建記者站可以“調動”中國質量報,怎么也可以調動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和中央電視臺?這不是在威脅福建珠寶界吧!

            1月30日,中國質量新聞網(北京)1月20日署名文章(作者:江東---中國質量報福建記者站負責人):《業(yè)內人士揭秘福建黃金珠寶首飾行業(yè)暴利》,福建寶協(xié)召開秘書長會議,對該文章進行分析。會議認為,該報道失實,其采訪途徑是:記者通過福州一珠寶店老板的朋友,說是要到該店買一枚鉆戒,然后采取套話形式,把營業(yè)員和老板所說的話,斷章取義,該老板數日后突然在網絡上看到《業(yè)內人士揭秘福建黃金珠寶首飾行業(yè)暴利》,大吃一驚并深感疑惑,他的幾句話怎么變成大文章?

            福輝珠寶企業(yè)等我省七家骨干企業(yè)的負責人,為了節(jié)省開支,“深怕”被動員加入“中國質量萬里行委員單位”和“打假聯(lián)盟”,因此,對中國質量報福建記者站約訪依法予以了婉言謝絕,該報記者卻在《業(yè)內人士揭秘福建黃金珠寶首飾行業(yè)暴利》上描述:記者遭到了拒絕,這是為什么呢?難道其中有著什么怕為人知的行業(yè)秘密嗎?

            峰記珠寶,該記者在沒有價格行政管理部門的“虛假折扣”裁定書的情況下,被爆“虛假”打折,該企業(yè)曾被中國質量報福建記者站動員加入了“中國質量萬里行”委員單位,并被加入“打假聯(lián)盟”,后來該企業(yè)為了節(jié)省開支,不再在《中國質量報》上做產品廣告。

            會議決定:由秘書處草擬一份文稿,向中國質量報、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反映。會議還認為福建的大部分新聞媒體在宣傳海西經濟方面做了大量的宣傳報道,讓福建在省內外、國內外的形象大升,福建珠寶業(yè)也因此在省內外產生良好的形象。福建寶協(xié)支持符合事實的報道,反對并堅決制止虛假報道!


            原福建省地礦廳廳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福建省寶玉石協(xié)會會長

            地礦高級工程師/國家珠寶玉石注冊鑒定師/福建寶協(xié)副秘書長

            計量高級工程師/福建寶協(xié)副秘書長

            福建省寶玉石質量監(jiān)督檢驗站站長/國家珠寶玉石注冊鑒定師/福建寶協(xié)副秘書長

            原福建省金銀飾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站站長/現(xiàn)任福建寶協(xié)副秘書長

            福建寶協(xié)副秘書長

            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兼副秘書長/福建寶協(xié)秘書長


            福建省寶玉石協(xié)會質疑

            中國質量報福建記者站記者署名文章------

            《業(yè)內人士揭秘福建黃金珠寶首飾行業(yè)暴利》

            一、商品或產品暴利的概念:暴利,是指生產經營者采取不正當價格手段獲取的非法利潤,用下列手段之一獲取非法利潤的均屬暴利: (一)商品或者服務的差價率超過市價格管理部門規(guī)定的差價率; (二)商品或者服務的利潤率超過市價格管理部門規(guī)定的利潤率。 福建省物價局稱:我省目前只對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必需品,如糧食,規(guī)定商品價格的差價率和利潤率,而珠寶首飾非人民群眾生活必需品,由生產經營者自行定價。

            政府行政價格管理部門未對珠寶首飾規(guī)定差價率和利潤率,中國質量報福建記者站又是如何測算出福建珠寶行業(yè)存在暴利?隨便聽取一個“業(yè)內人員”的“解釋”,就可以在媒體上大肆宣傳福建珠寶業(yè)存在暴利,用意何在?

            二、福建珠寶首飾市場概況:為滿足不同階層的消費需求,福建珠寶首飾市場和全國一樣,已是多元化的行業(yè)競爭非常激烈的市場。如黃金首飾,相同含量的金飾,其原料價同一時間段,全世界一個價,但其成品(金飾)每克加工費,在打金店是10-15元,首飾店是15-25元,專業(yè)金店是25-35元,品牌店是40-70元,品牌效應而產生的品牌附加值那就更高了。而黃金首飾的價值主要是材料的價值,工藝價值有限,K金和鑲嵌寶石的首飾,工藝的空間非常之大,如國際名牌卡地亞一克拉頂級鉑金鑲嵌鉆石首飾,售價是15萬到20萬元人民幣,而一般品牌的是6萬到7萬元人民幣,打金店只是4萬多元人民幣。中國質量報福建記者站揭秘福建黃金珠寶首飾行業(yè)暴利,依據是什么?

            中國政府鼓勵中國企業(yè)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鼓勵有條件的企業(yè)應創(chuàng)建世界名牌,但我們的企業(yè)用同樣的材料,才制造出價值只有國際名牌卡地亞的一半,就遭到中國質量報福建記者站的“爆光”。

            三、企業(yè)拒絕采訪違反什么規(guī)定?我們認為我們的企業(yè)在依法經營的情況下,其合法權益應該受到法律保護,他們應該有權決定接受或不接受媒體采訪。但中國質量報福建記者站記者在其媒體上描述:“當記者發(fā)函福州彩福珠寶、峰記珠寶、福輝珠寶、德誠珠寶、建僑珠寶、鑫慧誠珠寶、依強珠寶等幾家黃金首飾企業(yè)約訪時,卻無一例外地遭到了拒絕,這是為什么呢?難道其中有著什么怕為人知的行業(yè)秘密嗎?”。這些企業(yè),他們有的是中國馳名商標,有的是中國名牌,有的是中國寶協(xié)優(yōu)秀企業(yè),有的是福建名牌,都是福建珠寶首飾行業(yè)骨干企業(yè),他們正常生產經營,只是依法回絕“約訪”,中國質量報福建記者站就這樣描述我們的企業(yè),我們認為這與創(chuàng)造海西經濟良好環(huán)境不相吻合。

            四、商品價格虛假折扣是怎么界定的?《業(yè)內人士揭秘福建黃金珠寶首飾行業(yè)暴利》文中重點描寫了峰記珠寶(中國珠寶首飾業(yè)馳品牌、福建名牌)價格“虛假”打折,在沒有價格行政管理部門的“虛假折扣”裁定書的情況下,難道中國質量報福建記者站也有認定商品價格“虛假”折扣的職能?(該企業(yè)曾被中國質量報福建記者站動員加入了“中國質量萬里行”委員單位,并被加入“打假聯(lián)盟”,后來該企業(yè)為了節(jié)省開資,不再在《中國質量報》上做產品廣告)

            五、K金首飾不屬國家商品價格調整范圍。按國家產品目錄,珠寶首飾屬工藝品大類中的小類,除高含量(如足金、千足金等)的貴金屬首飾外,不僅是福建省,乃至全中國和全世界零售市場,K金和K金鑲嵌首飾均按件銷售。《業(yè)內人士揭秘福建黃金珠寶首飾行業(yè)暴利》一文,記者提到特藝城的K金首飾是按克銷售,質疑福州市場按件銷售,有忽悠消費者之疑,存在利暴利。

            福建寶協(xié):特藝城是生產廠家集中區(qū),與深圳水貝珠寶首飾交易中心、世界有名的意大利維琴察K金首飾交易市場一樣,賣方按工藝精制程度、款式、品牌等不同,同含量的K金首飾,按重量批發(fā),而且單價不一。最近,上海的一些品牌,為了生產工藝更精美的首飾,足金和千足金也開始按件銷售。

            六、鑒定人員水平有差異,檢測機構標準一致?!稑I(yè)內人士揭秘福建黃金珠寶首飾行業(yè)暴利》一文,記者提到我省檢測機構標準不一,導致首飾鑒定證書普遍含金量不高。

            福建寶協(xié):福建省目前依法通過計量認證的珠寶首飾檢測機構有福建省寶玉石質量監(jiān)督檢驗站、福建省珠寶首飾檢測中心、福建省誠信珠寶首飾檢測中心、福建省金銀飾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站、福建省貴金屬及珠寶玉石質量檢驗中心、廈門地質宮黃金珠寶檢測中心、福建省戴信珠寶首飾檢測公正計量站、福建省瑞信珠寶首飾檢驗站等,福建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依照《計量法》的要求對同類各檢驗機構實施計量認證,采用的標準(設備、管理、人員等考核標準)是相同的。鑒定人員水平有差異,但檢測機構沒有差異,檢測機構對其所發(fā)出的檢驗報告負法律責任。不能以個別鑒定人員的偶爾出現(xiàn)的差錯,歸納為全福建省珠寶首飾檢驗機構出具的鑒定證書含金量普遍不高。

            七、1克拉鉆石戒指,成本才2萬出頭?《質量報》福建記者站署名文章《業(yè)內人士揭秘福建黃金珠寶首飾行業(yè)暴利》一文提到:成本2萬出頭的1克拉鉆戒在周大福、周生生專柜的標價基本都在7萬元以上。

            眾所周知,周大福、周生生品牌鉆石首飾,其首飾材料之一裸鉆,品級一般都在:凈度一般高于VS,色澤高于J—I,切工完美,那么這樣的鉆石品級,1克拉裸鉆,設計制作成鉆戒,《質量報》福建記者站經過“調查”,其成本只有2萬出頭,說是“告訴”了消費者真相,以此揭密了福建珠寶業(yè)暴利。

            全球在線珠寶機構--21世紀珠寶網站裸鉆現(xiàn)貨最新報價:凈度SI(比VS低一級),色澤H(比J-I高一級),切工完美,重1克拉鉆石(裸鉆,貨號:A4275 GIA大證書),報價:44690元人民幣。凈度VS2(VS分VS1和VS2),色澤J,切工完美,重1.01克拉鉆石(裸鉆,貨號:A3978 GIA大證書),報價:35260元人民幣。 《質量報》福建記者站報道,這樣的鉆石鑲嵌成鉆戒,成本只要2萬出頭,福建寶協(xié)質疑其報道目的。

            福建寶協(xié)鉆石首飾市場調查:凈度VS,色澤J-I,切工完美的1克拉鉆戒(鑲嵌工藝、款式、品牌效應),一般首飾店售價3.8萬元左右,專業(yè)金行或一般專柜售價是6萬元左右,香港或內地知名品牌售價是7萬元左右,國際知名品牌售價是18萬元左右。為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福建鉆石首飾市場和全國一樣,已經是多元化的市場了。

            這就好比一塊美麗的壽山石,在一般工人手上雕刻,工費是100元,在一般年輕藝人手上雕刻,其工費是2000元,中年藝人手上雕刻,工費是5000元,到了大師手上雕刻,其創(chuàng)作費,請《質量報》福建記者站的記者自己去“調查”,并把“調查真相”告訴福建人民。

            業(yè)內人士揭秘福建黃金珠寶首飾行業(yè)暴利 2011-01-20 12:47:22 來源: 中國質量新聞網(北京) 跟貼 0 條手機看新聞

            不敢見人的不是黃金,而是鉆石、K金、玉石

            業(yè)內人士揭秘福建黃金珠寶首飾行業(yè)暴利

            中國質量新聞網福建頻道訊(卞弋 江東)前一段時間某財經網站報道周生生K金門事件時指出如果周生生一年可以賣出一噸黃金的話,那么只要在每件首飾中節(jié)省1%的黃金,就可以多賺300萬,超過其半年利潤總額的1%。該觀點在福建的黃金首飾業(yè)界引起了不小的爭議,福州一家金銀珠寶典當行的人士就直言該財經網站的算法有一廂情愿之嫌,另一位黃金珠寶首飾企業(yè)的老總郭先生也認為并沒有說到點上,而且還有點落井下石的味道。

            郭先生經營的珠寶金行位于福州最繁華的八一七中路東街口商圈,在這片寸土寸金的商業(yè)街上屹立十多年并在廈門、寧德、三明都擁有分店的郭先生算得上是這個行業(yè)的資深人士,但是他對于周生生K金門事件卻自有一番與眾不同的見解。隨著訪談的深入,一個隱藏在黃金鉆石奪目光彩之下的暴利行業(yè)一點一點地浮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

            市場表現(xiàn)最終會證明K金門事件只不過是一次偶然

            對于媒體曝光的周生生K金手鏈成色不足,郭先生告訴我們極有可能是手鏈的焊點出了問題一條K金手鏈有很多焊點,而且焊點部位一定要在黃金中摻入其他金屬,為此廠家通常會采取提高整體金含量以平衡焊點成色的辦法,不過工人在生產時操作不當或者機器車花時車得過薄造成整體含金量不足是完全可能的。但是,黃金珠寶首飾行業(yè)發(fā)展到今天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作為周生生這樣的大品牌,根本不會為了百分之一二的利潤砸自己的牌子、斷自己的后路,況且黃金消費品是不可能大比例偷工減料的,差一兩個百分點還有可能蒙過一些不大在意的消費者,再多一些,那么硬度、光澤都會露出破綻!因此我敢斷言,K金門事件一定不是行業(yè)普遍現(xiàn)象,市場表現(xiàn)最終也會證明這只不過是一次偶然!事實證實了郭先生的判斷記者走訪了福州幾個主要商圈,發(fā)現(xiàn)在周生生專柜購買金飾品的人確實不比其他專柜少,周生生的銷售人員也坦言就是事情發(fā)生的頭兩天少了些,之后就跟往常差不多了。

            根據郭先生的此番判斷,那么商家本可大大方方站出來解釋個明明白白。然而,當記者發(fā)函福州彩福珠寶、峰記珠寶、福輝珠寶、德誠珠寶、建僑珠寶、鑫慧誠珠寶、依強珠寶等幾家黃金首飾企業(yè)約訪時,卻無一例外地遭到了拒絕,這是為什么呢?難道其中有著什么怕為人知的行業(yè)秘密嗎?

            真正不敢見人的不是黃金,而是鉆石、K金

            確實有行業(yè)秘密,郭先生接著向我們介紹,你注意到珠寶首飾商的店面有什么特點嗎?是不是越繁華的地段,越高檔的商場他們越往里面開?而且一定是在人流量最大、門面最顯眼、租金也最貴的第一層!

            我們采訪當日上海期交所黃金牌價是每克300元,同期福州的周生生、周大福、彩福等商家的黃金飾品價格大致在380元上下,也就是說在黃金這一塊業(yè)務上,商家的毛利率尚不足30%,而區(qū)區(qū)兩三成的毛利又怎么夠支撐這些商家的奢侈門面呢?所以,郭先生一針見血地指出,黃金珠寶商之所以不敢面對媒體,面對消費者,不是怕解釋黃金的問題,而是擔心扯到鉆石、K金的暴利!他接著以30分的黃金鉆戒為例給我們算了一筆賬:鉆戒總共包括裸鉆、托架、加工費、證書以及開票這五個成本。其中,30分的裸鉆根據等級高低其成本一般在30004000元;托架通常用的是18K金,用量一般在3克左右,以250元/克的市價來算就是750元;一個4爪或6爪托架的加工費大致在100元上下;再加上證書費用大約10元,開票的稅費約20元。這樣算來一顆30分鉆戒的成本應該不超過40005000元,然而在商場專柜的售價基本都在1.5萬元左右,甚至高達2萬2.6萬;而成本2萬出頭的1克拉鉆戒在周大福、周生生專柜的標價基本都在7萬元以上;峰記珠寶更有一款成本不超過2萬的80分鉆戒,其標價竟高達9萬……這些商家通常先將價格標高數倍,然后再以4.86折賣出商品,通過這樣的虛假打折,最終利潤基本上都超過了賣一掙一的程度。由于在銷售環(huán)節(jié)獲取的利潤太高,又造成黃金珠寶商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售后服務郭先生告訴我們,對于黃金珠寶首飾而言,簡單的修補或擦拭并沒有什么意義,真正有意義的售后服務應該是指回購!然而目前基本沒有商家敢于提及回購,因為哪怕是半價回購也很可能還是要高于他們進全新貨的價位。

            除了鉆戒之外,K金也是一個暴利項目。由于足金、千足金的價格透明,而且生產工藝環(huán)節(jié)是沒有損耗的,所以商家更愿意賣可操作性較大的K金(生產工藝環(huán)節(jié)允許有1015%的損耗)。記者按照郭先生的指點在福州東方百貨的幾家黃金珠寶首飾品牌專柜進行了暗訪,發(fā)現(xiàn)K金飾品尤其是K金項鏈、手鏈都是按條賣的,當我們問售貨員該條鏈子含多少克黃金時,得到的回答是K金賣的是品牌、工藝,全福州的K金都是論件賣的,不論克。但事實上,記者在福州最大的黃金珠寶批發(fā)市場特藝城卻發(fā)現(xiàn),K金在批發(fā)市場上明明是論克計價,一克240元左右,一件K金飾品視工藝復雜程度每克另加320元的加工費。如此,這些商家的定價究竟以什么為標準?這些標準消費者知情嗎?如果不知,豈不就是明擺著無視消費者的知情權以方便忽悠?更讓人擔憂的是消費者對于黃金、K金多多少少還有點常識可供判斷,而鉆石、珠寶、翡翠玉石等這些需要極高專業(yè)水平的領域就更是商家們盡情忽悠的舞臺了。

            檢測機構標準不一、角色不清且很難避免檢測人員的主觀因素

            除了商家為維護暴利空間而刻意隱瞞之外,檢測機構標準不一、角色不清且很難避免檢測人員的主觀因素也是造成黃金珠寶市場亂象的一個重要因素。

            福建省寶玉石協(xié)會秘書長王乃珠告訴我們,目前福建省內的檢測機構有省金銀飾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站、省金銀珠寶首飾檢測中心等十幾家,但這些檢測機構與企業(yè)之間關系相當微妙一方面,國抽、省抽通常都委托檢測機構進行,另一方面,黃金珠寶首飾的日常鑒定證書又需由機構出具,而出具證書又是要收費的,這就造成檢測機構很難做到真正客觀、公正。在這一點上,郭先生又進行了補充,檢測機構雖多,但檢測設備、條件、標準并不一致,我自己的店里就出現(xiàn)過同一件首飾被第一家檢測站鑒定為假貨,但在另一家檢測機構又檢測合格的情況。事后一位檢測人員與他交流時坦言檢測結果不但取決于專業(yè)水準、檢測設備,也與工作人員的主觀因素密切相關。比如檢測人員情緒好壞都會導致評定的級別略高或略低;檢測過程中大多數貨色的質量也會影響到少數較好或較差產品的評級結果。這就導致了現(xiàn)有的金銀珠寶首飾鑒定證書普遍含金量不高,在需要較高專業(yè)水平的領域如珠寶、翡翠、玉石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現(xiàn)象屢見不鮮,這一點在泉州市工商局12315消費者投訴熱線的數據上反應得尤為明顯。

            免責聲明:本文轉自互聯(lián)網,并不表示本網同意文章觀點,僅供網友參考。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久久精品淫乱视频,无码专区影视网站,亚洲激情激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