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位怎樣的老師?是否也像下面兩位這樣,對你的學生亮了“武功”?
一位是陜西某學院院長,一位是湖北應城某中學老師。前者用膝蓋頂傷了某學生的下體,起因是該生曾在宿舍喝酒;后者抓傷了某學生的面部,起因是懷疑該生往其身上潑了水。
原本可以說服教育,卻非要對學生拳腳相加;學生違反了紀律,也不應該用暴力懲罰。但事實上,即便學生沒有違紀,也會“領(lǐng)教”部分老師的“武功”。
比如,學生甲回答錯了一個問題,就會挨一記左勾拳;乙算錯了一道題,就會中一招右勾拳;丙沒有完成作業(yè),就會招致組合拳。
這并非是我夸大其詞,動輒體罰學生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對于有些老師來說,向?qū)W生施展“武功”仿佛已成了習慣,而他們的心情也會決定施暴的程度。似乎只有打?qū)W生,才能顯示其嚴格,才能鞏固其權(quán)威,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
這種想法其實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幼稚。體罰式的教學方式只會換來學生的擔驚受怕,甚至會讓他們產(chǎn)生心理陰影和厭學情緒。對提高個別學生的成績毫無作用,反而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huán)。
我們常說“嚴師出高徒”,但“嚴”絕不是打出來的,拳腳之下也出不了“高徒”。古往今來,所有成功的老師無不是重視德育、為人師表的典范。一方面要以德服人,以誠懇的交流解決問題,以心靈的溝通消除矛盾。另一方面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學生的榜樣,感染并激勵他們學好、向上。
我們常把老師比作園丁,園丁的職責是呵護花朵樹木。作為老師,理應給學生溫暖和愛心。學生做錯題并不要緊,違反紀律也非故意,給予他們耐心和善意,是避免其再次犯錯的“良藥”。
你選擇對癥下藥還是火上澆油,就如同選擇要做一名良師與否。在你做決定前,不妨換位思考:假如你是被體罰孩子的家長,假如受傷的是你的孩子。
你滿腹經(jīng)綸,才高八斗;你講課常常滔滔不絕,解題往往舉一反三,但并不代表你是一名好老師。
好老師是怎樣煉成的?除了自身修為,還需要我們加強管理和監(jiān)督,健全相關(guān)法律,加大執(zhí)法力度。遏制老師暴力體罰學生的現(xiàn)象,讓悲劇不再出現(xiàn)。
關(guān)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quán),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