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日前致函遼寧省文物局,要求對遼寧綏中“野長城被抹平”一事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調查和依法問責,組織專家對相關段落長城進行評估并制定整改措施。這無疑是提醒相關責任單位,整改工作肩負公眾期待,要拿出科學可行的實施方案,加強后續(xù)監(jiān)管,不能讓“整改”對野長城造成二次傷害。
“最美野長城”因保護維修中采取“抹平”措施,嚴重影響了長城古樸、自然的歷史面貌,招致輿論批評。這一事件深層次原因是相關單位和責任人保護理念落實不到位,工作作風不嚴不實。后續(xù)整改中,有關工程團隊、專家學者、管理部門應從中汲取教訓。
文物修復專業(yè)性極強。近年來,珍貴文物遭到“奇葩”修復造成文物本體受損的案例屢見不鮮,而文物一旦損毀,無法彌補,更易造成歷史性重大損失。對于即將上馬的綏中野長城整改工程而言,一拆一修,工程翻倍,更需審慎。相關主管部門和施工單位應按照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原則,組織專家認真研究,充分聽取各方意見,相關施工方案和維修工藝要做好充分討論和實驗證明,并按照法定流程推動,在專業(yè)部門和公眾的監(jiān)督下穩(wěn)妥、有序實施。
整改的過程需要文物部門切實履職,全流程嚴格監(jiān)管不容缺位,嚴格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中關于“建立文物保護責任終身追究制”的有關規(guī)定。文物管理部門在把好立項審批關的同時,更應完善對事中事后的監(jiān)管、跟蹤。
長城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應該看到,長城體量龐大、涉及面極廣,保護、開發(fā)、展示面臨多重困境。相關部門應全面完善并切實貫徹《長城保護條例》,加快對長城本體的搶救性保護,糾正在長城保護中業(yè)已出現的不當做法,并嚴格追責問責,用嚴謹務實的態(tài)度,保護好中華民族的脊梁。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