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級只要完成學校進行英語課本教育的檢測功能就可以了,沒必要讓自己變得那么沉重,更沒必要高深到難倒學生。
自1987年推廣開來的大學四六級英語考試,在不知不覺中竟然長到了30歲。我自己考四級,還是在20年前。雖然對那次考試沒什么印象了,但有兩點記得很清楚:第一,過關了;第二,不過關不頒發(fā)學位證,只給畢業(yè)證。
彼時以為就是國家的硬性規(guī)定,后來爭論起來才知道,都是高校的土政策,并沒有國家行政部門的規(guī)定。在上一輪爭論中,很多高校已經將英語四級過關與學位頒發(fā)脫鉤,但據說不少大學依然在實行這種土政策,使得學生不得不考試,不得不重視。
不過,不管再有多少高校重視四六級考試,其社會重要性卻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所謂社會重要性,首先體現在企事業(yè)單位招聘中對英語四六級的強調,即作為剛性指標,不達標不能參加應聘,類似這種要求在各種招聘簡章中已不常見。
之所以發(fā)生這種變化,原因復雜,但可以梳理清楚的至少有以下要點:
一是學校的重視程度跟原來不一樣了,很多高校不再將是否過關四六級與學位頒發(fā)掛鉤,自然會蔓延到社會上對其重視程度。
二是學生的重視程度跟原來不一樣了,不是學生覺得跟學位無關就不重視了,而是很多學生選擇了托福、雅思等英語考試,即使去考四六級,也是順手牽羊做的事情。
三是在義務教育過程中,如今的英語教學從小學就開始了。當年,我從初中六年級(當初小學五年制)才學習ABC,而我家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了。起點不一樣了,社會上認為畢業(yè)的大學生具備基本的英語素質也就順理成章,不用再專門要求。
四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庭對英語的重視程度不一樣了。很多孩子甚至在幼兒園時期就被家長送到了雙語幼兒園。也就是說,既然對英語的重視成了家庭自覺,企事業(yè)單位自然也就不再糾結于四六級了。
五是大學生就業(yè)的競爭狀態(tài)有所變化,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回國就業(yè)。他們在國外生活與學習過程中,本身就需要用英語交流、撰寫論文等,只要有畢業(yè)證,就足以證明其英語能力。
還有一點,社會上已經認識到通過四六級不代表英語就好,不通過就代表不好。因其機械性和考核目標,考過四六級不代表具有良好的交流溝通和書寫能力。我20年前就通過四六級考試,五年前到了國外訪學說英語還是磕磕巴巴?;蛟S是我的英語水平不夠高,但確實沒想起來四六級貢獻給我些什么。
總而言之,林林總總,都使得英語四六級考試風光不再。據說為了對接社會需求,四六級變得更難了,其實真沒必要。四六級只要完成學校進行英語課本教育的檢測功能就可以了,沒必要讓自己變得那么沉重,更沒必要高深到難倒學生。
與30年前相比,中國的社會環(huán)境已經發(fā)生巨大變化,英語學習生態(tài)也是如此,四六級英語作為學生的一個選項就好,否則,即使再改革,也不可能恢復到像原來那樣受社會重視的程度。(任孟山)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