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 > 雪域時評 > 國內(nèi)時評

        用好生活這個“課堂”(人民論壇)

        2024年05月31日 09:29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    記者 石 羚

        在云南宣威一所小學,上百畝勞動教育基地成了熱火朝天的“課堂”,一堂堂田間勞動課、戶外美術(shù)課、情境語文課帶給孩子們的不只是新知,更有對糧食的珍惜、對生命的關(guān)愛、對藝術(shù)的感悟以及在勞動中磨煉的勤勞品格、形成的團隊意識。

        “萌娃變身大廚”——江蘇徐州一所幼兒園,孩子們做飯的視頻,引得網(wǎng)友驚呼連連。孩子們在勞動課上添柴燒火、揉面炒菜,一個個有模有樣、有板有眼。孩子們在揮灑汗水中增強了動手能力、掌握了生活技能,還學會了分享。

        這些新穎的“課堂”教育場景,不僅讓孩子和家長歡欣、引發(fā)社會關(guān)注,更值得我們深入思考,什么樣的教育才是孩子們最需要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寶貴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就要注意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培養(yǎng)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實踐表明,真正寓教于樂、潛移默化的教育,能夠讓孩子們在擁有一個快樂童年的同時,獲得心智的開化、生命的啟迪、人生的成長。這要求我們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以適應(yīng)時代的需要。如果只有分數(shù)與排名、沒有思考與閱歷,只有書本和試題、沒有真善美的啟迪,就會為成長留下難以彌補的缺憾。

        一些地方的探索實踐表明,學校教育遠不止于“我在上面說,你在下面聽”一種模式,課堂也遠不只是教室里面的幾十分鐘。著眼立德樹人根本任務(wù),從孩子認知特點出發(fā),課堂可以無處不在,教育可以隨時發(fā)生。

        探秘湖北武漢光谷,體驗前沿科技帶來的心靈震撼,在心中種下科技報國的種子;走進毛烏素沙地,親手種下沙柳,體會“人進沙退”的來之不易;前往寧夏固原任山河烈士陵園,徒步祭英烈,讓紅色基因代代傳承……思政課“行走”起來,更具有穿透力。

        在山東青島,一名小學生乘坐公交車時因卡內(nèi)余額不足而得到駕駛員的幫助,女孩鄭重寫下“1元欠條”。不久后,媽媽帶小朋友來到公交車站表示感謝,并捐贈了一張公交卡,用于幫助有相似經(jīng)歷的人。家長善于寓教于事,與孩子共同參與、共同經(jīng)歷,讓這堂誠信與感恩的課上得生動而深刻。

        “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碑敽⒆觽冏叱鲂iT、走向遼闊的大地、走進火熱的實踐,教育也就走出了圍墻。在廣袤大自然中探索奧秘、感悟哲思,在廣闊社會生活中了解社會變化、歷史變遷……孩子們用腳步去丈量,用眼睛去觀察,用耳朵去傾聽,“書本本”真正刻進了“心窩窩”。

        有人說,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大到危難之際能否挺身而出,小到十字路口是否紅燈停、綠燈行,那些耳濡目染中形成的行為模式、價值觀念往往會伴隨孩子一生。從這個意義上說,每個人都應(yīng)當有師者的自覺,努力做到一言一行樹形象、一舉一動見文明,全社會協(xié)同育人,一起營造孩子成長的大課堂。

        教育家陶行知認為,“生活即教育”。在“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來臨之際,各地把學校課堂和社會課堂打通連接起來,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孩子們送上節(jié)日禮物。讓我們葆有這份關(guān)心關(guān)愛,尊重孩子的天性,遵循教育的規(guī)律,不斷豐富完善“成長課程”,共護祖國花朵向陽生長。


        責任編輯:德吉央宗    

        相關(guān)閱讀

          關(guān)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wù)協(xié)議廣告服務(wù)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quán),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久久精品淫乱视频,无码专区影视网站,亚洲激情激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