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wǎng) > 旅游人文 > 觸摸西藏 > 活動推薦

        藥王山 歇在城市中心的雄鷹

        2015年03月21日 11:21    來源:《西藏商報》/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    
        分享到:    

            藥王山是后來的叫法,它原本的叫法是賈波日,意為鐵山,因為其山脊顏色黝黑,像一坨鐵。

            對游客來說,藥王山最繁華的地段有兩處,一處位于藥王山南坡,從江蘇路的加油站旁那條巷子進去,從德吉路出來。這段路程屬于藏族同胞轉林廓中的一小段,是本地人出入的地方。另一處是藥王山與矗立著布達拉宮的紅山相接的地方,白塔旁的藥王山觀景臺。

            幾乎所有關于藥王山的旅游資訊上都說,白塔旁的藥王山觀景臺是拍攝布達拉宮的最佳地點,尤其是在日出與日落時分。因此,守護員拉窮每天早晨6時就要打開觀景臺的門。7時左右,陽光從東面照射過來,正好照在布達拉宮的金頂上時,不少游客冒著清晨的寒氣蹲在這里捕捉著光線游移過布達拉宮東邊的各個墻角時的片段。22時許,等布達拉宮前的燈熄掉之后,拉窮才能關門下班。

            在拉窮收門票的地方有三座白塔,從白塔往東,即藥王山的東北面上,峭壁危立。在這片峭壁之上分布著多處歷史古跡,除了查拉魯普和卓托拉康兩座寺廟,還有比卓托拉康更高的西藏第一所藏醫(yī)學院門巴扎倉的遺跡,此外,還有傳說中文成公主東望故鄉(xiāng)的石臺。如果讓時光退回1300多年前,按史料記載,當時的贊普松贊干布之妃尼泊爾尺尊公主在藥王山上修筑了華麗的吉祥無量宮,與紅山上的布達拉宮相互呼應,為了連接吉祥無量宮和布達拉宮,公主令工匠在藥王山和紅山之間筑有鐵索橋,橋上掛滿彩旗和銀鈴。據(jù)說當時,贊普的王妃們在橋上來來往往 ,將鐵橋踩得“錚錚”作響,景象十分好看。

            那鐵索橋的位置,正是今天三座白塔的位置。根據(jù)白塔的分布也可以推測當時紅山與藥王山靠鐵索橋連接,眾王妃們從兩座山的山脊上來回走動時的情形,從布達拉宮到鐵索橋,再到尺尊公主的吉祥無量宮,再到木雅王妃所主持鐫刻的查拉魯普石壁,再到文成公主東望的石臺。贊普松贊干布的這些能干的王妃們在藥王山上留下了眾多古跡供后人欣賞,同時留下了眾多傳說供后人想象。

            公主東望

            查拉魯普寺,本地人往往直接叫它“魯普”,這座造型上有些像山西懸空寺的寺廟,據(jù)說為松贊干布所建,其廟內石壁由其王妃如雍請匠人鑿刻。站在寺廟旁的馬路上,只能看到寺廟頂上那塊傳說中供文成公主思念家鄉(xiāng)時朝東拜祭的石頭在蒼翠的灌木叢縫隙中露出的一點邊角殘影。

            藥泉傳說

            根據(jù)資料記載,藥王山下的“藥泉”就在“公主東望石”北側的山腳。我多方打聽,一位老師指點我:在三座白塔往東。但他也搖頭遺憾地道:“早就干了,沒有水了?!?/span>

            按他的提示,經(jīng)那天天播著旅游節(jié)目的大屏幕電視旁,我繞到層層經(jīng)幡的背后,以為至少還能找到泉眼的遺跡,可是這處以前專供達賴用水的“藥泉”,現(xiàn)在已經(jīng)干涸得無影無蹤。只因這面山坡朝向東北,因此下午時分,石崖下還隱隱有些潮氣。

            根據(jù)曾經(jīng)的布達拉宮御用廚師嘎瑪曲央的回憶文章《達賴喇嘛的膳食機構》一文中記載,“凡屬達賴用水,均由正副‘喬蘇巴’(侍水官)取自拉薩藥王山下的圣泉水。每天取水兩次。甚至達賴出行時,侍水官也要負責帶足來回路上所用的藥王山圣泉水?!?/span>

            孤獨的廢墟

            從北坡和東坡都可以看到這片廢墟,它矗立于山脊之上,像一座孤獨的堡壘。這就是被廢棄了的門巴扎倉遺址,也即后來的門孜康。門孜康,“孜”意為歷算,“康”是指房子,譯成漢語,就是指藏醫(yī)學院。但它并不是一開始就是一所學校,它的前身是藥王山上的藥王廟,大約始建于云丹貢布時期,后來,廟內漸漸集中了一批學識淵博的藏醫(yī),大約在17世紀時藥王廟發(fā)展成為藏醫(yī)學府。17世紀末,弟司桑結嘉措下令在山上修建門巴扎倉,也即西藏第一所醫(yī)藥學院。上世紀60年代以后,原位于藥王廟的藏醫(yī)學院合并到門孜康,形成現(xiàn)在的藏醫(yī)院。

            過去有兩條山徑可以登上藥王山山脊親臨門巴扎倉遺址。一條是從“藥泉”南邊,上卓托拉康的那條小路。卓托拉康與門巴扎倉原本相連,但現(xiàn)在,我也只能站在卓托拉康的一處房頂上,面對看似觸手可及的門巴扎倉遺址無計可施:通往門巴扎倉的那扇門已經(jīng)關閉。高處的門巴扎倉立于峭壁之上,已經(jīng)無路可去。

            另一條路在白塔往西的巷子里,從石板小徑一直往上走,可以上到山脊。但現(xiàn)在,一戶住戶構建的院子的鐵門已經(jīng)將這條路阻斷。

            五彩之路

            如果從空中俯瞰藥王山,它的形狀更像一只張開翅膀的老鷹,在它的西面的那只翅膀臨拉薩河的那一側,有一條由經(jīng)幡與“擦擦”綴滿的五彩之路。這條本地人轉林廓時必走的路其實相對隱蔽,如果不是立于金珠中路的那座煨桑爐,就算是多次去過那里,只怕偶爾也會弄錯路口。路一直沿著山腳延伸,在進出的巷子里有很多賣“擦擦”的小攤,攤主們坐在紅土堆前用模具制作著“擦擦”,“嗵嗵”的敲打模具的聲音在巷子里回響,仿佛在寂靜中驅趕揮之不去的午睡之情。當然,這種情況一般發(fā)生在下午,因為上午,特別是凌晨時分的這條路是熱鬧非凡的:在微亮的晨曦中,不僅轉經(jīng)的人流密集,在“千佛崖”前磕長頭的人和往路旁的山壁上供奉酥油和“擦擦”的人也很多,甚至在那壯觀的瑪尼石塔前刻瑪尼石刻的匠人,也格外賣力地丁丁當當敲打著石板。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久久精品淫乱视频,无码专区影视网站,亚洲激情激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