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本沒有路,而在遙遠的洪荒時代也不需要路。
隨著人類的交流和生產活動,路漸漸地出現了。從羊腸小道,到牲畜走出來的馬路,再到土路沙石路,最后出現了人為修建的給汽車使用的公路,這期間每一環(huán)節(jié)的演化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和歷史變遷?,F在已經是高速公路時代,大千世界日新月異,寬闊的路面風馳電掣。但是我們要知道在西藏這樣的地方,很多路還保留著原始狀態(tài),甚至很多地方本就沒有路。
現在不同了,西藏的很多路況都已大有改觀。平整的柏油路已經修到西藏的各個角落,即便是那個全國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脫縣,也傳出了建路施工的消息。
很多路段或許出于環(huán)保的原因,依然保留著砂石路狀態(tài),有些路段尚在修建。盡管這些使我們倍嘗顛簸和泥濘之苦,但是天路的曲折已經不再艱難。通達已經不再是夢!
都說進阿里異常艱苦,不僅僅因為它海拔高,而且道路艱辛。但是,當我們真正踏足這塊神秘土地時,一切被放大了的艱難和困苦之說都被逐漸淡化了。
每天的行程都在認真地執(zhí)行,每天的景色也都在不斷地疊現。沿著被稱為茫茫天路的高原公路,我們一步步地走了過來。與這塊土地零距離的接觸,意味著我們在一步步地圓那個久存于心、夢幻般的“阿里夢”。
行程中的艱辛只有我們自己知道。幾多年來,我們何曾經受過如此的折磨?幾多年來,我們又何曾經歷過如此的困難?盡管如此,過后的一切感悟卻讓我們覺得這種被施予倒是一種挑戰(zhàn)。大家都說:只有經過了,才是一種考驗。這種考驗帶給我們的認知是前所未有的,它是足以改變我們習慣的或以形成惰性的認識。
阿里并不可怕,畢竟我們已經走了過來。
行走在路上,不由得令我們感悟萬千。都說“人在旅途”,確實,這次的經歷主要是在路上的感受。我們在城市的擁擠與壓迫下帶著奇思異想踏足這塊土地,阿里的召喚回響在耳畔,引領著我們義無反顧地走了進來。行程中我們忍受著平生不曾經歷的肉體上的苦楚,在這地老天荒的蒼涼和寂滅之中,我們找到了精神上巨大的解脫與愉悅。
感謝那些在途中見到的修路工人,是他們?yōu)槲覀冞@些匆匆過客鋪設了通往夢想的“天路”。為此,我們將永遠記住他們——在天路上辛勤耕耘的筑路工人!
曾幾何時,西藏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公路,所謂的路也僅僅是牦牛隊走出來的小道,但是這些運送物資的隊伍并不固定走一條路,因此西藏在那個奴隸制領主時代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路,這使得這片與世隔絕的高原更加遙遠而神秘。
但是自從上個世紀中葉,新誕生的共和國問路這塊歲月塵封的土地,首先修通了青藏和川藏公路,繼而又相繼修通了另外幾條進藏公路,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五條進藏公路。這些公路大多在最初時的修建動機都是軍事用途,共和國的部隊進藏需要軍需糧草,于是在那個物資非常匱乏的年代,做出了修建進藏公路的決策。
青藏公路是所有進藏公路中最早實施的工程,但是這項計劃幾經興廢,最終歷盡艱辛和磨難終于得以實施并建成通車。現在我們所熟知的青藏路已經今非昔比,路面情況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實際上,現在從青海進藏已經有了兩條路,一條是我們熟知的青藏公路,另一條叫做唐蕃古道。他們都是發(fā)于西寧而至于拉薩,但是中間分道而行,到了西藏那曲附近又匯在了一起。據說唐朝時期,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大致就是走的這條唐蕃古道,發(fā)生重大地震的玉樹就在這條古道的重要節(jié)點上。
我們此行從拉薩出發(fā),首先借道國道318,之后轉入國道219正式進入了阿里南線,并在獅泉河繼續(xù)沿著國道219走完了這條著名并艱辛的新藏路。
國道219線起始于新疆葉城,止于西藏的拉孜,全程2342公里(新疆葉城0公里,西藏日土994公里,西藏獅泉河1111公里,西藏仲巴1829公里,西藏薩嘎2035公里,西藏拉孜2342公里),是世界上最艱險的公路之一。它穿越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崗底斯山、喜馬拉雅山等著名山脈,翻越16個冰大坂,涉44條冰河,全線經過的大部份地段為茫茫的“無人區(qū)”,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道路最險、路況極差和環(huán)境最惡劣的高原公路。
我們實際上是反向走新藏公路,從拉薩出來向北,到達拉孜后一路向西,從獅泉河開始經日土縣向西北進入新疆境內。這樣的行程計劃,使得我們的身體對高原有了充分的適應時間,當我們大多數時間行走在阿里高海拔地區(qū)的時候,不知不覺中身體已經完全適應了高原缺氧的環(huán)境。而當我們從帕米爾高原一路直下到達只有海拔高度1600米的新疆葉城的時候,一切高原不適所殘留的感覺頓時蕩然無存。
現在的新藏路從路況上劃分主要有兩個部分,從拉孜到日土縣均為柏油路,但是目前正在修路經常要下道行駛,大多數路面情況良好。從日土縣到葉城均為砂石路,大多數路況較差,據說此段公路明年開始重修,大約兩年后完工,相信這段路修好后新藏線將全線以柏油路貫通,路況將大為改觀。
行走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大多數路段曲折、彎曲、顛簸。而一路上的景色奇幻、震撼,有位網絡詩人說道:“當黑夜來臨的時候,我寧肯死在西藏的路上?!闭\然,不論是持續(xù)并且揮之不去的高原反應,還是長期被顛簸得七葷八素,都會有生死相伴的感覺,但是即便是這樣我們都無法抵御那壯麗風景的吸引,而對人生充滿留戀。
在西藏的路上,面對天路而高歌,那壯麗的背后留給我們的震撼足以令我們?yōu)橹畠A倒和詩意盎然。因此詩人的話不可信,相信他不會在黑夜降臨時靜靜地等待死亡,而是在等待明天,明天會有更多期待中的壯麗而蒼茫景色。這樣的景色會在我們一生中留下最具震撼力的視覺效果,而對這種視覺效果的記憶也將是永久的。
我們行走在天路之上,大地的蒼茫盡收眼底,在路途之中所感受到的沖擊是全方位的。雪域高原給每個造訪者的感受是絕然不同的,有人看見的是苦,有人聽見的是智慧的梵音,有人感受的是生命的升華。
如果我們停留在某個時刻,停留在某種記憶之中,局部的影像可能并不能引起內心的激蕩,或許還會有一種單調的味道。但是當我們用車輪和雙腳一步步走過這片土地,用心解讀并把相關元素串聯起來的時候,那種豐富的感受將是刻骨銘心的。盡管我不是佛教信徒,但是我能夠清晰地感受到宗教在這片土地上的感染力;盡管我不是唯美主義者,但是我能感受到雪域高原的至善至美;盡管我不是苦行僧,但是清新的空氣和明澈的景象令自己心旌蕩漾并幻化出美妙的暢想。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