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尼木之前,就已了解了它的一些獨特魅力,但真正到達時,尼木的美還是震撼了我們。走到雪拉、彭崗等地時,就連去過尼木多次的同行者也忍不住連連贊嘆。尼木的美,清秀如江南秀外慧中的少女,偉岸如塞北笑傲天下的英雄……
過了風情萬種的拉薩河,沿雅魯藏布江逆流而上,永遠看不厭的藍天白云下,是綿延無盡的山脈。
過了曲水,不久便到了此行的第一站—— —尼木縣吞巴鄉(xiāng)。車拐進一條蜿蜒小路時,一片金黃色讓我們眼前一亮,八月份竟然有油菜花?忍不住驚叫出聲,隨后發(fā)現(xiàn)被同行者“華麗麗地忽視了”。他們大概對這種美景習以為常了吧,才會對這“小鬼沒見過大世面”的驚呼不屑表態(tài)。
沿著小路繞過幾個彎后,一片世外桃源般的景致忽然躍入眼簾,原來,這就是吞米·桑布扎藏文字博物館。博物館依山傍水而建,四圍草木蔥蘢。在它前面,奔流不息的吞巴河輕輕將它隔離出滾滾紅塵外,守護著它的清幽圣潔。它的身后,無盡蒼山環(huán)繞,給它以安穩(wěn)妥帖的依靠。旁邊的樹木花草默默為它點綴,贈它以靈動。這一滄海遺珠般的所在,給吞巴增添了一抹無可比擬的動人風情。
走進博物館的院子里,但見綠草如茵,一條澄澈的泉水穿院而過,從高坎上墜下時跌在一架微型水車上,帶著水車飛快旋轉(zhuǎn)的同時水花四濺。這樣的場景,讓人恍然覺得是走進了某位高雅之人的居所,絲毫感受不到一般博物館的沉重氣息。
進入博物館,藏文字傳承人多吉群培正在虔誠地刻著手中的經(jīng)板,見有人來,他抬頭打量一下,又低頭繼續(xù)忙碌。而那邊,美麗質(zhì)樸的阿佳正纏繞著做氆氌用的線團,熟練地轉(zhuǎn)動著手中的工具,一旁的木質(zhì)織布機上放著未織完的布??匆娢覀儯⒓堰吤κ掷锏幕钸厽崆榈匦χ臀覀兇蛘泻?。
藏經(jīng)閣內(nèi)擺放整齊的卷卷經(jīng)書、西藏名人的名字做成的巨幅布達拉宮、多種字體的藏文字書法等,無不讓人流連忘返。但因時間有限,剩下的景走馬觀花地看過去,我們便帶著些許遺憾匆匆離開了。
領(lǐng)略了野外的清幽,回到城市的喧囂里時會有一種溫暖的感覺。
然而尼木縣城,卻顛覆了我們腦海中縣城的模樣??h城并不大,站在縣城最大的丁字路口,幾乎可將整個縣城攬于眼底。
然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尼木縣城雖然小,應(yīng)有的設(shè)施可一樣都沒少,林立街邊的各種店面是現(xiàn)代化社會的縮影,隨處可見的茶館給這個小縣城增添幾許小資情調(diào),街邊叫賣的小攤給小城帶來了市井暖意。
在這里,也看到了我們尋覓許久的氆氌,有彩虹條狀的邦典,有未染色而做成了衣服的。還有一些當?shù)厝罕?,手里拿著陀螺正在捻羊毛線,看著我們好奇地打量他們,總是露出善意的微。
正午的尼木縣城是安靜的,安靜得像一個偏遠的小鄉(xiāng)鎮(zhèn)。沒事可做的午后,慵懶地走在街,什么話都不必說,什么事都不必想,懶洋洋地曬著太陽,散漫地抬頭看一碧如洗的天空浮著悠悠白云。人生,還有比這更愜意的事么? 我們要去探訪的下一個地點是尼木縣塔榮鎮(zhèn)的雪拉村,打聽到村子離縣城不遠,遂決定走著去。但是頂著驕陽走了半天,還是看不到雪拉村的半點影子。焦灼的陽光把我們走路的精神榨得一滴不剩,于是乎,我們決定做一次徒步進藏者干過的事——搭順風車。
被好幾輛車“無視”過后,再一次“厚著臉皮”向迎面而來的車伸出手,終于有一輛車肯捎上我們了。坐上車后,我們對這司機大哥的感激之情那真是溢于言表。只是才坐上車不久,司機大哥就說雪拉村到了。
同行的姐姐似乎覺得坐上車的時間太短,“很不過癮”,詫異道:“怎么都到了呀?我還沒坐夠呢?!比堑梦覀円魂囬_心地大笑。
還在車上時,遠處群山環(huán)繞中的一片廣闊田野便已躍進了我們的眼中、心中。我們有些恍惚,覺得像是走到了江南 水鄉(xiāng),心甘情愿在這里沉淪,像突然見著了魂牽夢縈的心上人,千千萬萬遍也看不夠。
村莊、綠樹、麥田,這片肥沃寬廣的田野黃綠相間,高高低低層次分明,成片的金黃色青稞在夕陽下熠熠生輝,與旁邊的綠樹交相輝映,襯托得金黃似能摟起來,而翠綠恍如在流動。
這一片田野,想必是上蒼不小心遺落在世間的一塊珍寶,葳蕤自生光,與視野里綿延無盡的荒山形成鮮明的對照,又相映成趣。一條小河自這片田野之中蜿蜒穿過,甘霖一般滋養(yǎng)了這片土地,以及這片土地上的生靈。沿河水草豐茂,牛羊肥壯,樹木蔥郁。走在這一片塞外江南,大家都沉醉其間。
田野邊上,美麗的藏式民居錯落有致地排列著。雪拉村村委會旁邊的空地上安放著許多健身器材,美麗的田野,漂亮的民居,讓人真想在這里安家久居! 第二天早晨,我們一早就匆匆奔向帕古鄉(xiāng)彭崗村。一路遇見成群的牛羊、水草豐美的沼澤地、造型各異的美麗河灣……就連山坡上的的草都顏色各異,有深紅色、淺綠色、還有灰白色。
彭崗村海拔四千多米,站在牧民普曲家的院子里,舉目望去,遠處一座高山頂上覆著皚皚白雪。山下,村民們的青稞還是一片蔥綠,而雪拉等村的青稞早是一片金黃了。所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此地便是最好的詮釋吧。
最讓我們迷醉的,還是普曲家對面的那一片草原。彭崗村屬于半農(nóng)半牧區(qū),隔著彭崗河望過去,天高云淡,蒼山披綠。草色煙光里,牛羊或閑散地吃著草,或躺在地上曬太陽。這情景,讓人忍不住想起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之句。此處雖不是風吹得草低下頭牛羊才出現(xiàn),但蒼茫遼闊延伸的天邊綠讓我們領(lǐng)略到了高原特有清新美景。
小路旁的草叢里,點綴著或白或紫的不知名小花。它們在這片美麗的草原上自開自謝,與山間漫漫歲月相依相伴。如若真能夠生似陌上花似如河畔草,與這樣遠離塵世煙火的美景同等心,何嘗不是人生最好的歸宿。
在這里,我們還看了普曲耍魔術(shù)般地制作此地著名的陶器。
普曲雙手靈活翻飛,不一會兒一個精美的茶壺便做成了,看得同行的姐姐躍躍欲試。她取來一塊泥,沾水并放在石板上揉搓。因水加得太多,搓的時候,泥塊直接粘在石板上摳不下來,惹得觀看的人們?nèi)炭〔唤?。在模具上拍勻時,泥塊老被拍打的工具粘起來。而切割底座時,工具更是不受控制,結(jié)果將本應(yīng)切成圓餅狀的泥塊切成了幾大塊。實在沒辦法再繼續(xù),這位姐姐只得作罷,在人們善意的笑聲中,起身前去洗掉滿手的泥。
除了陶器,彭崗村還有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尤其是銅礦蘊藏得很豐富。機器聲轟鳴,資源從這里源源不斷地運輸出去,我們隨手在路邊撿了許多藍色的銅礦石裝進背包。再看一眼碧草藍天,回歸的路上,心仍在漫無邊際的遠方飛翔。(記者 繆英吉美琴 文/圖)
關(guān)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wù)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wù)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quán),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