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wǎng) > 林芝

        養(yǎng)在深閨的珞巴文化

        2015年01月21日 17:13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    
        分享到:    

        記得一位哲人說過:了解一個民族,莫過于了解她的歷史和傳統(tǒng)習俗。

        我們來到南伊珞巴民族鄉(xiāng),就站在了一個古老民族的門口,一扇厚重的大門在我們面前緩緩打開。

        1.jpg

        彪悍的珞巴族男子

        珞巴族為居住在中國西藏地方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qū)南部的珞瑜地區(qū)。其余散居在米林、墨脫、隆子一帶。珞巴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珞語支,沒有自己的文字,基本使用藏文。

        “珞巴”意為南方人。珞巴族內(nèi)部部落很多,各有不同的自稱和他稱。據(jù)史料記載,自公元七世紀起,珞瑜地區(qū)即歸入吐蕃王朝建制,此后一直在西藏地方政府統(tǒng)轄之下。由于居住地區(qū)交通閉塞和與外界接觸少,社會發(fā)展緩慢,直到解放前夕珞巴族還處于原始社會末期的家長奴隸制階段。在1965年國慶節(jié),經(jīng)國務院批準,珞巴人才正式成為中華大家庭中的一員,享受到與其他民族一樣的平等權利,1985年的國慶節(jié),經(jīng)國務院批準米林縣南伊珞巴民族鄉(xiāng)誕生。

        珞巴地區(qū)位于喜瑪拉雅山南坡,雅魯藏布江和丹巴河流經(jīng)境內(nèi),山高林密,地形復雜。在峽谷地帶,四季皆春,景色宜人,盛產(chǎn)木材、藥材和許多亞熱帶作物。位于喜瑪拉雅山脈東端南麓的墨脫境內(nèi)的珞巴族人,由于交通不便,遠離現(xiàn)代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保持著較獨特的生活習俗。

        2.jpg

        珞巴結婚儀式

        珞巴人以善長在原始森林中狩獵而著稱。頭戴熊皮帽,肩挎竹箭筒,腰拴長刀,手挽強弓,短褲赤腳,行走如飛的珞巴人一生有一大半在跟蹤野獸的獵途上度 過。健康的男子一生用于狩獵的時間占去40年左右,一年中占去5個月時間。狩獵工具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弓箭,一種是火藥槍,但以前者為主。每個男子都是優(yōu)秀的射手,百米以內(nèi)的射程里百發(fā)百中。有時還用挖陷井、設地弩和明箭、做暗套和鐵鉗等辦法捕捉獵物。狩獵成功率相當高,幾乎很少撲空。

        珞巴族的許多傳說中,他們祖先曾經(jīng)有過“穴居”、“樹巢”的歷史。經(jīng)過漫長時間的實踐,他們創(chuàng)造了各式各樣的住房,但竹樓是主要的民居。珞瑜地區(qū)有10余種竹子,粗的直徑達30厘米,竹林遍布山野,它的產(chǎn)量高、分布廣、韌性好,輕巧耐用,為修建竹樓提供了充足的條件。竹樓有三層,底層圈豬關牛,中層住人,頂棚上堆放農(nóng)具、農(nóng)副產(chǎn)品及食物等。

        珞巴人選擇房宅地也別有意趣。如一家有五口人,要拿五顆稻谷,外加牛、豬、雞各一顆,共八粒為一組,要預選三個地方,共需三組稻谷,將預選的宅地砸平一尺見方,在太陽落山后其中心放一組谷粒,上放鮮樹枝,再壓一塊石板。翌日太陽出山前察看,若八顆谷粒中有散開在外的,就說明這里不好,會有不吉利的事發(fā)生;若谷粒中有螞蟻,說明在此地筑房建屋,主人會得病;若谷粒仍在一堆又無蟲子,說明這里地氣好,宜建房。宅地確定后,便開始了繁雜的祭祀活動。珞巴族 家家戶戶在房前或屋后建一個高腳糧倉,離地一人高,搭一個活動竹梯。全家的貴重物品放在里面而不上鎖,但不會有丟失東西的現(xiàn)象,真不愧為“不上鎖的民 族”。

        3.jpg

        珞巴族民居

        珞巴族的男女服飾和習俗在不同部落之間差別很大。男子一般喜穿羊毛制的長到腹部的坎肩,帽子系用熊皮或藤條制成的帶沿圓盔;女子穿圓領窄袖短衫,下身為略過膝部的緊身統(tǒng)裙,小腿扎整片裹腿。男女均喜佩帶飾物。主食以玉米和雞爪谷(蔓稼)為主,也吃大米和蕎麥,靠近藏族的地方,多吃糌粑和土豆,喝酥油茶。珞巴人的婚姻基本為一夫一妻制,有些部落中實行嚴格的父子連名制。

        珞巴人以善長在原始森林中狩獵而著稱。頭戴熊皮帽,肩挎竹箭筒,腰拴長刀,手挽強弓,短褲赤腳,行走如飛的珞巴人一生有一大半在跟蹤野獸的獵途上度過。健康的男子一生用于狩獵的時間占去40年左右,一年中占去5個月時間。狩獵工具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弓箭,一種是火藥槍,但以前者為主。每個男子都是優(yōu)秀的射手,百米以內(nèi)的射程里百發(fā)百中。有時還用挖陷井、設地弩和明箭、做暗套和鐵鉗等辦法捕捉獵物。狩獵成功率相當高,幾乎很少撲空。

        4.jpg

        珞巴族民族歌

        獨特的手工藝品

        珞巴人利用當?shù)靥禺a(chǎn)的竹、藤、皂石等編織、打造成手工藝品和生活用具。而其中的手工石制品如石鍋、石材、石臼、石磨等更是別具特色。

        珞巴人用皂石制出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石鍋,用來做飯、燒菜、蒸餾白酒。盡管鐵鍋、銅鍋和鋁鍋大量輸人墨脫縣,可石鍋仍是珞巴人的當家炊具且是上等的饋贈佳品。皂石質(zhì)地軟綿,呈灰褐色,可耐攝氏兩千度的高溫。它雖然傳熱慢,但散熱也慢,用它燒出的菜美味可口。但石鍋的制造是相當費勁的,需要小心謹 慎。一個石鍋可換60升食鹽,三個石鍋可換回一頭奶牛。由此可見制造石鍋的難度有多大。

        地處高山峽谷的珞巴人極為崇拜自然,祭祀土地森林、山神和五谷之神是其主要內(nèi)容。有些部落人視蛇虎為圖騰,嚴禁褻讀和傷害。若有人被蛇咬傷,大家卻會停止勞動一天,并攜酒提向前往探視。同時禁止到有藤樹種植生長的地方去并禁吃藤科狀的蘋果和辛辣食物及部分肉食等。

        南伊珞巴族鄉(xiāng)距米林縣城3公里,位于喜瑪拉雅山北側,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全鄉(xiāng)三個行政區(qū),74戶人家,376人生活在風光秀麗的,景色宜人的南伊河畔。

        如今的南伊珞巴人結束了世代延續(xù)的密林生活,告別了祖輩居住的四面透風、牛糞補縫的小木屋,改掉了砍一片燒一片種一片的刀耕火種的生產(chǎn)方式,他們也有了自己的小學,特別重視中、青年掃盲教育和科技培訓。他們的后代也先后走上了地、縣、鄉(xiāng)和各單位、部門領導工作崗位,10多人當上了科技干部,18名學 生走上了大、中專院的大門??萍贾赂灰咽撬麄児餐恼J識,他們靠政策,靠科技,大力實施科學種田,農(nóng)業(yè)實現(xiàn)了“質(zhì)“的飛躍。他們還制木瓦、編竹器、伐原木、采蟲草、搞加工、辦商店、跑運輸,與外面的世界進行多方面,多層次的交流,鄉(xiāng)里的很多人家買起了彩色電視機、VCD影碟機和洗衣機等現(xiàn)代化產(chǎn)品。

        南伊珞巴人和藏區(qū)其它人民一道,滿懷信心地走向新時代。

        責任編輯:程利娜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久久精品淫乱视频,无码专区影视网站,亚洲激情激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