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文化、歷史、審美、經濟價值,它是人類共同的文化瑰寶和人類文明的“活態(tài)”延續(xù),昌都市類烏齊縣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素有“藏東明珠”之稱,非遺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底蘊深厚。
類烏齊縣非遺文化百花齊放、各有特色,既有石經雕刻、銀匠打造,又有唐卡繪制和舞蹈傳承。其中,齊吾崗巴畫派唐卡(類烏齊)傳承人扎巴旦增在傳承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同時,充分發(fā)揮產業(yè)帶動脫貧功能,探索出了一條非遺產業(yè)的惠民道路。
苦學唐卡技藝終成大器
“齊吾崗巴畫派13世紀流行于衛(wèi)藏地區(qū),其主要特色在于保持并吸收了尼泊爾及印度西部畫風的某些特點的基礎上,增強了本民族的繪畫表現(xiàn)手法,呈現(xiàn)出人物描繪自然流暢,裝飾圖案縝密,筆觸細致,服飾變化多樣,憤怒神像身材矮小等特點?!痹偷┰鼋榻B。
圖為扎巴旦增介紹唐卡細節(jié)。記者 劉金鵬 攝
1984年,扎巴旦增出生在一個民族手工藝世家。受到家庭熏陶,扎巴旦增11歲時便跟隨父親頓加學習唐卡繪畫、泥塑雕刻等家傳技藝;14歲起,年少的他先后在昌都、青海等地拜師求學,曾師從西藏展覽館阿桑米蘭學習漢式水墨畫和西式油畫。求學過程中,扎巴旦增一直潛心研究齊吾崗巴畫派。
一路風雨,扎巴旦增用扎實的步伐走過,他不斷思索、沉淀、完善、創(chuàng)新。一顆樸實、勤奮的心在高原上跳動,他用青春與熱情帶給世人精美雋永的唐卡作品,用雙手與汗水將藏民族手工藝發(fā)揚光大。
至2010年,扎巴旦增已掌握油畫、米薩繪畫以及佛像雕刻等技藝,研習齊吾崗巴畫派唐卡取得了可喜成績,此時的扎巴旦增已是類烏齊遠近聞名的唐卡藝人。西藏文聯(lián)主席韓書力在評價其作品時曾表示,扎巴旦增的作品整體呈藏紅色,佛像極富立體感,有從畫中凸出的感覺。筆觸沉靜內斂,精雕細刻之處頗有力量。
2015年,昌都博物館展出兩幅赤紅色的唐卡讓現(xiàn)場不少專家震撼,這兩幅唐卡是幾近失傳的齊吾崗巴畫派唐卡作品,而這兩幅作品均出自扎巴旦增之手。
2015年,扎巴旦增作品《釋迦牟尼佛唐卡》榮獲第二屆中國唐卡藝術節(jié)精品展金獎;2018年,作品《長壽五尊》榮獲第四屆中國國際唐卡藝術節(jié)精品展銀獎……專家對作品的肯定,讓扎巴旦增對未來的傳承之路更有信心,也使得自己越走越遠。
圖為扎巴旦增正在繪制唐卡。記者 劉金鵬 攝
讓失傳的技藝傳承下去
據了解,藏東地區(qū)只有類烏齊縣的扎巴旦增家族傳承著齊吾崗巴畫派?!坝捎诋嬇赡甏眠h,現(xiàn)在幾近失傳,除了類烏齊寺等一些古老寺院的壁畫外,現(xiàn)在已經很少能夠看到,我作為畫派中的一員,深感傳承責任重大?!痹偷┰鰣远ǖ卣f。
于是,扎巴旦增很早就開始在當地開班授藝,希望將齊吾崗巴畫派唐卡發(fā)揚光大。
為了更好地傳承齊吾崗巴畫派唐卡技藝,2011年,扎巴旦增創(chuàng)建了雪域民族工藝中心。扎巴旦增回憶說:“那時加工中心有15名學徒,中心每月都要支付1000至2000元不等工資,還要負責學徒的衣食住行,當時壓力特別大?!?/p>
群眾有困難,政府來幫助。為扶持文化產業(yè)發(fā)展,類烏齊縣政府為雪域民族工藝中心提供了40萬元的扶持資金,這對扎巴旦增來說可謂幫了大忙。
不僅如此,類烏齊縣相關部門還為中心介紹項目,扎巴旦增也是四處奔波聯(lián)系,最終解決了項目少的問題。就這樣,雪域民族工藝中心迅速打開了市場,收入與日俱增,影響也越來越廣。
隨著生意越來越好,扎巴旦增的心也隨之變大。2014年,“雪域民族工藝中心”擴建為“扎旦民族文化手工藝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入駐類烏齊生態(tài)產業(yè)園區(qū),并在公司內部設立齊吾崗巴畫派唐卡(類烏齊)畫院。公司還相繼掛牌為熱血青年創(chuàng)業(yè)基地、昌都市文學家聯(lián)合會美術家協(xié)會唐卡創(chuàng)作研習基地、昌都市職業(yè)技術學校民族美術專業(yè)實習基地等。
功夫不負有心人,扎巴旦增通過不斷努力使公司步入了正軌,但他的要求并沒有降低,他時刻對學徒及公司員工強調:“我將畢生所學全部教授給你們,一定要認真學,以后將繪畫技藝繼續(xù)傳承,將齊吾崗巴畫派唐卡發(fā)揚光大,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唐卡作品?!?/p>
圖為扎巴旦增教授唐卡繪畫技藝。記者 劉金鵬 攝
功成名就不忘回饋家鄉(xiāng)百姓
扎巴旦增不僅有高超的唐卡繪制技藝,還有著一顆善良的心,他可以說是類烏齊縣非遺扶貧帶頭第一人。提起扎巴旦增,當地人都會豎起大拇指。
扎巴旦增從小就見不得人們受苦,時常盡己所能幫助別人;長大后,事業(yè)順風順水的他心中更是記掛著貧困群眾。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扎巴旦增為了讓更多的人具有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能力,先后免費吸收當地200余名愛好繪畫的貧困青年為徒,讓其學習傳統(tǒng)工藝。同時,他的扎旦民族文化手工藝工貿有限責任公司也優(yōu)先招聘當地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讓他們在學習技藝的同時能獲得一份不錯的收入。
扎旦民族手工藝工貿有限責任公司現(xiàn)有員工40余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人,扎西郎加就是其中之一。
23歲的扎西郎加在扎巴旦增的公司上班四年多了,在此之前,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是微薄的蟲草收入。四年間,扎西郎加憑借所學手藝獲得收益,改善了家庭條件,家里還買了貨車,哥哥外出運貨也成了增收渠道。
“我之前家庭經濟比較困難,兄弟姐妹比較多,居住條件較差;現(xiàn)在在縣城買了房,還有了一對雙胞胎兒子,生活很美滿。”學徒羅松西卓早已出師,提起現(xiàn)在的生活他滿臉幸福的笑容。
2011年至2019年期間,扎巴旦增共培養(yǎng)了30多個靠雙手致富的手工藝人,扎巴旦增所在企業(yè)免費招收并培訓800余人次,吸納就業(yè)人數達200多人,包含建檔立卡貧困戶60戶、83人。
扎巴旦增認為,越是造詣高的人,越是有一顆菩提心。他表示,自己做的一切并不算什么,今后將繼續(xù)盡己所能幫助他人。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