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精簡聯(lián)邦政府結構,不應該只盯著被視為“沒用”的部門,也應該考慮一下那些所謂“有用”的部門。
對于后者,應該包括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該部門也許是現(xiàn)任美國政府中最繁忙的部門之一,看似在努力讓美國再次偉大,實則是在將關稅武器化。
根據(jù)其內部框架,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本應負責協(xié)調貿易政策、解決分歧并為總統(tǒng)決策制定議題,但實際上,該部門只是扮演著平庸角色,在國會議員和總統(tǒng)辦公室之間充當傳聲筒,唯命是從。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日常負責處理大量程序性事物,例如就某項提案向公眾征求意見并召開后續(xù)聽證會,但如今卻成了擺設,尤其是涉及對華貿易政策時。起初,該部門的工作程序設定是為了確保政策制定的客觀性,而現(xiàn)在卻變成了無視公眾意見、獨斷專行、假公濟私的煙霧彈。
上周五,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fā)布公告,就301條款調查的擬議行動征求公眾意見。此次行動旨在消除中國相關領域的行為、政策和做法,從而確保美國在海事、物流和造船業(yè)的主導地位。意見提交截止至3月24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于3月24日就擬議行動召開公開聽證會。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意在審查中國有關行為、政策及做法是否合理、是否對美國貿易造成負擔或限制,提議對中國船舶運營商及中國建造船舶相關的國際海上運輸服務實施費用征收及限制措施,并鼓勵增加美國貨物在美國船舶上的運輸量。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啟動相關程序看似嚴肅,實際是在浪費公共資源。其以往做法表明,無論收集到怎樣的公眾意見,無論公開聽證會上的反對聲有多強烈,對華議項最終都會變成對華政策。例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去年12月份就“中國在半導體行業(yè)為取得主導地位而采取的行為、政策及做法”征求公眾意見,此外還曾就9月份的“中國在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chuàng)新相關的法案、政策和實踐”以及8月份的“中國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的情況”征求公眾意見。盡管遭到美國半導體公司、高科技行業(yè)及外貿企業(yè)強烈反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仍無一例外地將所有議項轉化為政策。
再向前回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涉華工作,會發(fā)現(xiàn)更多對華貿易政策,幾乎涉及中國所有具備競爭優(yōu)勢的貿易領域。美國行業(yè)及商業(yè)協(xié)會對其種種政策及做法表示堅決反對,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都置若罔聞。
很多時候,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急于將來自對華鷹派議員不成熟的議項轉化為政策,隨后又不得不承認,類似大疆等中國企業(yè)并未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由于缺乏替代產品,只能將相關公司移除黑名單。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yè)對全球物流行業(yè)至關重要,對美國物流同樣具有重要影響。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應當認識到,即使議項的做法可行,想要讓美國港口、海運及其他物流行業(yè)摒棄中國制造的設備設施,也需付出大量成本和時間。
美國對華發(fā)起貿易戰(zhàn)的每一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都參與其中,尤其是將關稅武器化。自2018年起,美國以中國對美貿易順差巨大為由向中國進口產品加征關稅,但中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卻從2018年的3233.3億美元升至2024年的3610億美元。此外,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數(shù)據(jù)顯示,美國此間加征關稅的代價,約90%都由美國消費者買單。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就政策制定召開公開聽證會和辯論已經淪為一場政治作秀。如今,該部門應該反思,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無法客觀評估公眾關于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真實看法,是因為其摒棄了獨立屬性,只會盲從。
本文編譯自《中國日報》2月25日社論
原標題:USTR public hearings nothing but circuses for ringmaster China hawks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