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 > 新聞 > 國內(nèi)要聞

        文化中國行丨粵韻繞梁扎根民間 粵劇春班好戲連臺

        2025年03月23日 16:5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分享到:

        粵劇,也稱廣府戲、廣東大戲,是流行于廣東、廣西和港澳地區(qū)最大的劇種,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歷史,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之一。

        每年春天,廣東珠三角和粵西地區(qū)有“粵劇春班下鄉(xiāng)”的傳統(tǒng),大大小小的粵劇團也迎來最繁忙的演出時段,粵劇名家新秀齊出動,藍天為幕,村莊為臺,古老的戲曲藝術在民間鮮活綻放。今天的《文化中國行》,我們就一起去演出現(xiàn)場看看。

        在廣東茂名電白區(qū)嶺門鎮(zhèn)山前村的廣場上,距離晚上演出還有3個小時,工作人員正在加緊組裝舞臺,臺下,已有村民早早前來“占座”。簡單的后臺化妝間,來自廣州粵劇院的演員們正在認真地化妝,準備晚上的演出。

        村民 賴翠仙:一年到頭最盼的就是唱粵劇的那一天,非常熱鬧,到處張燈結彩。

        夜幕降臨,絲竹悠揚。臺上,三位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正在領銜演唱粵劇《范蠡獻西施》,臺下,村民將戲臺團團圍住,場面熱鬧非凡。

        村民 賴?。哼@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大人小孩都愛看,而且很有喜悅感。有小時候的味道。

        廣州粵劇院廣州粵劇團團長 陳健超:戲曲的根在農(nóng)村,今年的春班演出一共有50多場的演出,我們所帶來的劇目都是老百姓非常愛看的經(jīng)典劇目。演員的平均年齡大概是在38歲左右,最年輕的是“00后”才18歲,剛從學校畢業(yè)。

        粵劇發(fā)源于佛山,被譽為“南國紅豆”,以明清時期流入廣東的海鹽腔、弋陽腔、昆山腔、梆子腔等諸腔為基礎,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它也是海外最具代表性的中國戲曲劇種?!霸诤M?,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粵劇?!?009年10月2日,由廣東、香港和澳門聯(lián)合申報,粵劇被列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

        粵劇春班的歷史大致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每逢正月,珠三角和粵西地區(qū)鄉(xiāng)下競相約戲,形成“村村演大戲、處處鑼鼓響”的文化盛況。時至今日,粵劇從題材、服裝造型、燈光舞美上都進行了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也吸引了更多年輕觀眾。

        粵劇廣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黎駿聲:春班,重要的是這種文化的傳承,讓村民能夠在春天這一段時間享受到、欣賞到高水平的一些粵劇節(jié)目。

        責任編輯:朱穎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久久精品淫乱视频,无码专区影视网站,亚洲激情激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