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中國西藏新聞網 > 新聞 > 生態(tài)環(huán)保

        綠色 環(huán)保 文明

        山南市多舉措引領垃圾分類“新風尚”

        2024年07月02日 10:25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記者 巴桑旺姆

        近年來,山南市將生活垃圾分類作為推進城市綠色發(fā)展的重要抓手,通過一系列創(chuàng)新舉措,讓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提質增效,為城市文明建設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今年以來,一場以“綠色、環(huán)保、文明”為主題的垃圾分類革命正在山南市如火如荼地展開。

        山南市高度重視垃圾分類工作,將其列為“一把手”工程,為了確保工作的順利推進,專門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并創(chuàng)造性地建立了“市、區(qū)、街道、社區(qū)”四級黨組織聯動機制。

        走進山南市的大街小巷,記者驚喜地發(fā)現,一個個嶄新的垃圾分類收集亭、收集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原來集中堆放垃圾,如今被整齊地分類投放在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內。這些設施不僅成為城市的新景觀,更是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便捷驛站。

        同時,可回收物臨時存放點與可回收車輛等設施的建設,共同構成了山南市垃圾分類的硬件基石。為進一步規(guī)范和指導垃圾分類工作,山南市制定了《山南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和《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導目錄》等,讓垃圾分類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此外,山南市加快垃圾分類處理的市場化進程,建成了全區(qū)首座水泥窯協同焚燒生活垃圾處理廠。處理廠采用先進的處理技術,成為保護環(huán)境的堅強堡壘。在這里,垃圾不再是困擾城市的難題,而是轉化為綠色能源的“寶貝”,實現了雅江沿線“六縣一區(qū)”生活垃圾“零填埋”,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的目標。

        在推行垃圾分類的過程中,山南市創(chuàng)新探索出“黨建+垃圾分類”的紅色引領綠色模式,乃東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志愿者就是其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每天清晨,他們總是早早地來到各個垃圾分類收集亭前,指導居民正確分類投放垃圾。

        “剩飯剩菜要放這個綠桶,電池、藥品要放到紅桶里,大家可別放錯了喲!”志愿者的耐心指導,加深了每一位居民垃圾分類的印象,越來越多的居民養(yǎng)成了自覺分類的好習慣。

        山南市還將垃圾分類工作巧妙地融入基層治理與人居環(huán)境整治工作之中。依托“黨建+網格+數字治理”體系,區(qū)委、街道、社區(qū)黨組織層層落實責任,編織出一張緊密的垃圾分類管理網絡。

        乃東區(qū)嘎瑪慶社區(qū)工作人員巴桑對此深有感觸:“以前居民們對垃圾分類不太重視,如今通過我們挨家挨戶宣傳,加上網格管理的精準監(jiān)督,現在大家的環(huán)保意識都提高了,社區(qū)環(huán)境也越來越美了?!?/p>

        為了讓垃圾分類觀念深入人心,山南市不斷創(chuàng)新宣傳形式,充分發(fā)揮志愿服務力量。不久前舉辦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活動,成為了山南市的熱門話題。活動現場,志愿者們通過趣味游戲、知識講座等形式,向居民們傳遞垃圾分類的重要性與方式方法。小朋友們也踴躍參與垃圾分類小游戲,家長們認真傾聽專家的講解。大家在歡聲笑語中,收獲了知識,增強了環(huán)保意識。

        如今的山南市,垃圾分類已經成為了一種新時尚,群眾在一次次的宣傳引導實踐后,開始用實際行動描繪山南市綠色發(fā)展的美麗畫卷。


        責任編輯:德吉央宗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久久精品淫乱视频,无码专区影视网站,亚洲激情激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