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技藝師正在用鐵絲清理骨頭里面殘留的碎渣。
圖為高溫水煮鷹笛進行殺菌消毒。
圖為國家一級演奏員次旦正在吹奏鷹笛。
圖為國家一級演奏員次旦正在吹奏鷹笛。
圖為國家一級演奏員次旦(右四)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4春晚后臺與其他表演者合影。
近日,《西藏傳統(tǒng)鷹笛現(xiàn)代科學制作與教學推廣》項目驗收會議在西藏自治區(qū)民族藝術研究所召開。由來自音樂演奏、非遺保護等領域的專家及鷹笛代表性傳承人組成的專家小組對該項目進行了驗收。在聽取了項目情況的詳細匯報并觀摩了項目成果的展示后,經過各位專家的深入討論,與會人員一致認同該項目已達到既定標準,并順利完成了驗收程序。
在西藏這片被神秘與圣潔所籠罩的雪域高原上,文化的瑰寶如繁星璀璨。其中,傳統(tǒng)鷹笛,這一以鷲鷹翅膀骨制作而成的獨特樂器,承載著厚重的地域與民族特色,在歲月長河中曾奏響動人心弦的旋律。它那別具一格的音色和演奏方式,深深扎根于西藏人民的心中,成為備受喜愛與珍視的文化符號。
那么,一支鷹笛是如何誕生的呢?《西藏傳統(tǒng)鷹笛現(xiàn)代科學制作與教學推廣》項目主持人徐冉介紹道,制作一支鷹笛需要歷經選材、骨管制作、開音孔、雕刻與裝飾、煙熏處理以及音質調試等十幾道精細工序。
制作鷹骨笛,堪稱藝術與工藝的精細活兒。首先要精選一根完整的鷹骨,通過精密切割去除兩端,使其截面平滑,減少后期打磨工作量。接著要徹底清除骨內腐蝕物,先后進行酒精消毒與沸水二次殺菌,確保材質純凈,再經自然晾干與雙氧水深度浸泡,牢固安全防線,保障吹奏者的健康安全??紤]到鷹骨的特殊性,制作前需精心規(guī)劃,設定約25厘米的理想長度,并先以竹子為模型,模擬鷹笛形態(tài),尤其是開音孔與笛塞的設計,最后再應用于鷹骨。隨著技藝精進,如今,鷹骨笛的尺寸趨于標準化,長度在20至27厘米之間,可調制出多種音階,且配備有精準的調性尺寸模板,便于制作時選擇。制作過程中,依據鷹骨內徑差異巧妙設定吹口位置,借助模板精確測量,依據骨壁厚度選取內徑中間值作為基準,通過瓦灰與生漆的細膩調和,填補或打磨至內徑均勻。吹口與笛塞的打造同樣精細,需精確切割,確保嚴絲合縫,再以無毒膠穩(wěn)固粘合,打磨光滑。依據鷹骨笛身比例在底部精準開設吹孔,運用激光技術精細打孔,并手工雕琢出與調性相匹配的小長方形吹口。音孔從底部向上依次排列,通常為六孔設計,位置依據鷹骨長度與管徑大小精心確定,通過鉛筆標記與激光輔助,緩緩挖開,同時確保孔深至三分之一處,技藝師需邊吹邊聽,憑借豐富經驗調整音孔尺寸直至完美和諧。最后,調音環(huán)節(jié)至關重要,需對笛塞、內徑及音孔進行細致微調,確保鷹骨笛在吹奏時氣息流暢,音準無誤,音色悠揚,這既是技藝的考驗,更是對美的極致追求。
這支凝聚著歷史文化底蘊、技藝師智慧與傳承精神的樂器,其制作工藝看似簡潔,實則蘊含著無盡的奧秘。它不僅是手工制作技藝師的匠心獨運,更是眾多技藝師、演奏家與研究者心血與技藝精髓的結晶。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tǒng)鷹笛的制作技藝面臨著傳承和發(fā)展的挑戰(zhàn)。面對困境,西藏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啟動了《西藏傳統(tǒng)鷹笛現(xiàn)代科學制作與教學推廣》項目。
徐冉介紹,此項目旨在借助現(xiàn)代科技手段,讓傳統(tǒng)鷹笛的制作技藝實現(xiàn)優(yōu)化與升級,提升其制作水平與質量;同時通過教學推廣,吸引更多學生與群眾走進鷹笛文化的世界,推動其在現(xiàn)代社會的廣泛普及與長遠發(fā)展。這無疑對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也將為文化多樣性的繁榮與文化創(chuàng)新注入強勁動力。
當下,《西藏傳統(tǒng)鷹笛現(xiàn)代科學制作與教學推廣》項目已按要求完成教材編寫、視頻剪輯以及樂器制作等關鍵任務。教材和視頻詳細記錄了傳統(tǒng)制作方式及現(xiàn)代科學制作流程,為相關領域研究者和樂器工藝愛好者提供了寶貴的理論依據。教材不僅詳細地闡述了西藏傳統(tǒng)鷹笛的歷史文化,還詳細地梳理了該樂器指法、吹奏等基本練習方法,并呈現(xiàn)了完整的作品范例。但由于鷹骨珍稀難覓并制作成樂器的成本高昂,鷹骨笛的推廣與傳承面臨諸多挑戰(zhàn)。為此,徐冉虛心向西藏自治區(qū)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奏員、西藏自治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次旦請教,共同探索創(chuàng)新之道。最終確定以藏式豎笛代替鷹笛進行學習和演奏,這一舉措有望在區(qū)內培養(yǎng)出更多鷹笛演奏人才,也將顯著提升鷹笛在業(yè)界乃至全球的認知度與影響力。
如今在西藏,不僅有像次旦這樣的非遺傳承人堅守著鷹笛文化的傳承火種,還有那曲市藝術團、西藏自治區(qū)歌舞團、西藏大學藝術學院三處鷹笛傳習基地。鷹笛作為藏族古老的吹奏樂器,歷史悠久,曾輝煌一時,如今卻瀕臨消逝。其獨特的構造、優(yōu)美的音色、強烈的藝術表現(xiàn)力以及眾多獨特演奏技巧,在歷代音樂人的傳承下得以延續(xù),次旦和玉古先生成功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便是有力見證。
2022年6月,在世界文化遺產羅布林卡舉行的西藏自治區(qū)“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啟動儀式暨主場活動上,西藏自治區(qū)文化和旅游廳向上述三家傳習基地授牌。此次活動以“人民的非遺人民共享”為主題,旨在弘揚藏族鷹笛藝術的獨特魅力,提升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與保護意識,確立傳習基地在鷹笛藝術傳承中的關鍵地位,推動其功能發(fā)揮,促進鷹笛藝術在當代社會創(chuàng)新發(fā)展、重煥生機。
西藏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副教授加拉表示:“藏族鷹笛藝術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是牧民放牧、娛樂時常用的豎笛。作為傳習基地,西藏大學已開設相關課程,并計劃深入挖掘和弘揚這一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边@一系列的舉措,無疑為傳統(tǒng)鷹笛的傳承與發(fā)展編織起了一張堅實的保障網,讓這一古老藝術在現(xiàn)代社會的舞臺上有了繼續(xù)閃耀的希望之光。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