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 > 援藏

        中國鋁業(yè)公司援藏干部胡志軍:腳步丈量民情 實干贏得民心

        2016年07月22日 11:05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記者 巴典曲扎
        分享到:    

        2013年7月,胡志軍作為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yè)第七批援藏干部,中國鋁業(yè)公司第五批援藏干部領隊,告別父母妻兒,告別生活了40年的北京,肩負24萬中國鋁業(yè)公司員工重托,來到西藏,掛職昌都地委副秘書長、察雅縣委副書記。

        此時,他的父母都已年過八旬,兒子剛剛五歲。

        3年來,胡志軍努力克服高寒缺氧、氣候變化異常、生活條件艱苦等不利因素,把組織上的信任作為做好援藏工作的巨大動力,視察雅為第二故鄉(xiāng),把藏族人民當作 親人,以忘我的工作熱情和扎實高效的工作作風,主動融入到察雅的經濟社會建設中。在中國鋁業(yè)公司援藏工作隊交出的一份份精彩“答卷”中,凝結著胡志軍的心 血與汗水。

        心系基層 足跡遍布全縣

        察雅,位于昌都東南部,瀾滄江中上游,境內海拔多在3000-4000米之間,縣域面積8400多平方公里。

        “不能浮在面上,要深入下去”,這是胡志軍對援藏工作的基本認識,也是他開展基層工作一直遵循的原則。

        進藏工作以來,胡志軍每周的工作大致是這樣安排的:三天下鄉(xiāng),進村入戶;兩天在縣城或昌都地區(qū)行署研討工作;余下兩天對工作進行總結、休息。進藏僅一個月,胡志軍就跑遍了察雅縣13個鄉(xiāng)鎮(zhèn)及所屬部分村莊,行程數千公里。

        察雅山高谷深,下鄉(xiāng)進村的道路極不好走,從縣城到最遠的鄉(xiāng),越野車要開十多個小時,來回一趟至少要兩天。在部分險要路段,當車在山腰繞行時,偶爾碰上會 車,其中一輛車可能要倒退三四公里才能找到兩車錯行的路段。車在行駛過程中,靠峽谷一側的人根本不敢往車外看,車外10至20厘米就是萬丈深淵。但胡志軍 對此已習以為常了。他說,這不是最差的路,也不是最遠的路。他結對幫扶的村民中,有一戶離縣城至少要走15個小時以上的路程。

        如今,胡志軍的足跡基本遍布所有村組。期間,他主動與人口多、生產資料少、勞動力少的家庭和一名獨居的聾啞老人結成了“親戚”,每月都到他們家串串門、拉 拉家常,并帶去慰問金和基本生活物資。此外,下鄉(xiāng)時遇到群眾看病住院,他都積極幫著聯(lián)系醫(yī)院、協(xié)調床位、購買營養(yǎng)品;有群眾需要辦事,他出面幫著出主意想 辦法,避免走彎路、繞遠路;有群眾愿意嘗試新型農業(yè)種植或牧業(yè)養(yǎng)殖,他積極提供支持,幫忙解決資金問題,減少群眾負擔。

        知行合一 “輸血”“造血”并舉

        由于自然環(huán)境惡劣,經濟社會基礎較薄弱,西藏不少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模式仍以“輸血”為主。如何增強察雅縣的“造血”功能,是胡志軍進藏工作以來一直思索的問題。

        胡志軍告訴記者,西藏經濟要實現(xiàn)又好又快發(fā)展,“輸血”是必要的,“造血”是必須的。具體到察雅縣,要實現(xiàn)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需在人才與產業(yè)兩方面下功夫。

        “調研中我們發(fā)現(xiàn),以往一些援藏項目建成后,沒有發(fā)揮應有的社會及經濟效益,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當地缺乏高素質的管理人才?!焙拒娬f,為此,中國鋁業(yè) 援藏工作隊在扎實開展項目建設的同時,適度加大對察雅縣干部的培訓力度,開展智力援藏。胡志軍進藏工作以來,先后組織17名在偏遠鄉(xiāng)鎮(zhèn)執(zhí)教的老師,到內地 開展培訓與教學交流活動,進一步提高鄉(xiāng)村教師的教學能力。同時,邀請中國鋁業(yè)公司所屬單位專家進藏指導、調研援藏項目,并積極組織察雅縣本地干部赴內地考 察、學習和培訓。截至目前,已組織培訓各級黨政干部70人次,培訓醫(yī)療衛(wèi)生、農牧、廣電等職工30人次,組織專業(yè)技術人才赴內地開展技術交流40人次。培 訓一人,受益一片,為察雅縣跨越式發(fā)展打下牢固的人才基礎。

        胡志軍勤于調研,到察雅工作沒多久,他就對該縣的“家底”摸了個透。察雅縣礦產資源豐富,河谷地帶適宜種植各類水果和經濟作物,胡志軍認為自己工作的努力 方向就是要使資源優(yōu)勢轉變?yōu)榻洕鷥?yōu)勢,發(fā)揮察雅的氣候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特色產業(yè)。中國鋁業(yè)公司對援藏干部的意見與建議高度重視,多次派人赴察雅考察、勘探礦 產資源,并把開發(fā)當地礦產資源列入援藏工作,察雅縣礦產資源開發(fā)即將迎來新的高潮。在特色農業(yè)方面,胡志軍等援藏干部充分利用援藏資金,在當地建設現(xiàn)代農 業(yè)示范園,讓不少群眾吃上了“水果飯”。

        采訪中,胡志軍還向記者介紹,他正在積極籌建察雅縣民族手工業(yè)及旅游制品中心,推進當地民族手工業(yè)的發(fā)展。

        十年接力,援建碩果累累

        經過十年“接力棒”式的援建,經過自己一年多的努力,胡志軍很欣慰自己與察雅人民群眾一起感受到了援藏的豐碩成果。

        煙多鎮(zhèn),察雅縣城所在地。小城規(guī)模并不大,一條主干道,兩旁樓層低矮的房屋,遠不及內地繁華的鄉(xiāng)鎮(zhèn)。但小縣城也有人氣最旺的地方,那就是縣城的文化廣場 ——占地3480平方米,總投資330萬元。藏族姑娘央金告訴記者:“清晨,小孩在這里讀書,年輕人在這里跑步,跳舞;傍晚,這里的露天電影、文藝演出一 個接著一個,吸引著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廣場的修建極大地豐富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成為一項在當地深得人心的民生工程。

        吉塘鎮(zhèn),緊靠214國道邊。馬有盈的果園又到了收獲季節(jié),千畝蘋果園碩果累累。當胡志軍與記者一行進入果園時,正在摘蘋果的土鄧尼瑪、丹增玉珍馬上迎上 來。對這位“胡書記”,她們并不陌生,果園能有今天的收獲,全靠援藏單位的資金支持和技術支援。果園由200畝到今天的1000多畝,援建單位為此投資了 150多萬元,還解決了十幾名群眾的就業(yè)。高原的蘋果,晝夜溫差大,日照充分,含糖量特別高,這些從未噴灑過農藥的蘋果,摘下就能吃,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進藏以來,胡志軍個人長期幫扶貧困學生12名,結對幫扶困難群眾4戶,累計支出超過6萬元。他還積極聯(lián)系北京相關醫(yī)療機構,出資為一名先心病兒童、兩名罹患嚴重眼疾的兒童進行手術治療。

        經過十年的援建,中國鋁業(yè)公司至今已在察雅縣投入資金過億元,已有五批次干部接力援藏,胡志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連續(xù)三年被評為優(yōu)秀公務員,并獲得西藏自治區(qū)優(yōu)秀援藏干部、察雅縣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程利娜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久久精品淫乱视频,无码专区影视网站,亚洲激情激情在线